51. 第 51 章
第51章
既然要打衣柜,安词自然要把书柜之类的一起弄了。
她甚至已经想好要一整排的衣柜,正如江秦亿所说,把所有的衣服都挂起来。
不仅仅是衣柜,还有床头柜,窗户下面最好还放两张椅子和一个小茶几。
书房也很简单,两面墙都上书架,然后在窗户那里放一张大大的书桌,在那里写作。
柜子书桌重要,窗帘也重要。
想要睡得好,窗帘的厚度是需要的。
可以去百货大楼看看,但需要票,这个要江秦亿来弄。
安词已经在想如果没有票的解决方法——可以多叠加两层布,暂时用着。
安词把自己的想法跟江秦亿一一表述,江秦亿没有任何反对,笑着看着。
一会之后,听到外边的声音,他们出了房间,发现江红梅和桂英都在院子里。
江桂英兴奋地指着自来水管:“安阿姨!这里有自来水!”
江红梅则是皱起眉头:“有水井,哪里还需要自来水?”
江秦亿给她解释:“市里已经不能再打水井,这里还是朝阳路附近,要求自来水全部覆盖。至于现有的水井,虽然没有明令禁止我们使用,但更多时候是登记了,用作消防备用。”
江红梅听到解释也就没再说什么。
江秦亿上前,看着那口井:“不过这口井水位下降得厉害,可能再过不久就没水了。”
江红梅一听很是心疼:“怎么这样啊。”
安词眉头跟着皱起:“街道办的人知道这个情况吗?”
江秦亿点头:“知道的。这件事不是我发现,是上一任房主发现,已经报备,专业人员已经过来测了几次,上一次还说如果水位再次下降就不符合作为消防备用的水井。而且可能会干枯。”
安词叹息一声,原本还以为能占个便宜,没想到最后竟然枯了。
江红梅觉得闹心:“他们有没有说是因为什么?”
江秦亿耸肩:“不清楚。可能是水井没有保护好,也可能是地下水问题,他们也不能肯定。”
如果是水井本身问题也许还能修整一下,但专业人员都没找到问题,从哪里修整都没有头绪,所以只能等着它干枯。
江秦亿给他们开玩笑:“等枯了我们就填了,给我们腾点地方,也免得小孩子玩的时候不小心掉下去。”
江红梅锤他:“呸呸呸!说什么胡话!”
安词嘴角弯了弯,江桂英大笑:“江叔叔放心,我会小心的!”
他们锁好门,出了院子,一家四口准备去国营饭店吃饭。
就跟安词猜测的那样,拐个弯,出去就是朝阳路。虽然走的路程不算太近,但也不算太远。
安词记得这里有一个小学,原本的19小学,后来的朝阳路小学,在这里上学对桂英来说肯定不差。
江桂英已经从江红梅嘴里知道她今后要在市里,对这附近很是好奇,左看看右看看,眼里的好奇与兴奋怎么都藏不住。
江红梅说:“不仅要去饭店,还要去买衣服。虽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但来了市里还是需要几件好衣服。尤其是桂英,可别被城里的孩子看不起。”
说着语气略微埋怨:“也是你们太赶了,不然我能给她多做两件衣服。”
安词和江秦亿对视一眼,两人忽然反应过来。
“姑姑,我们这次只是来玩。”
江红梅一怔,然后诧异地看着他们。
安词很是真诚:“真的只是来玩,好歹要回去过年不是吗?”
蒋红梅看向秦亿,江秦亿也很真诚:“29我就要出车,没法在家过年。阿词和桂英,当然是跟姑姑一起过年才更适合。”
江红梅张了张嘴,一时间没能说出什么。
江秦亿了解自己姑姑,笑着问:“姑姑是不是已经想着怎么偷偷买票跑回去了?“
江红梅脸颊烧了起来,她真想了!
安词噗嗤地笑了。
江秦亿很是自觉地把错误揽过来:“是我的错,没跟姑姑说清楚,让姑姑误会了。”
江红梅摆摆手,是她自己没搞清楚,瞎琢磨,猜错了,怎么能怪秦亿?
现在想想确实好笑,她猜到秦亿给安词和桂英转户口后把他们都弄来南市,觉得来南市玩就是借口,秦亿根本没想着让她们回去,所以计划着在南市呆两天,看看他们住的地方,安心之后偷偷回去。
其实秦亿怎么可能是那种不经过她同意就给她做决定的人?
是她自己想岔了,闹了个笑话。
江红梅着实尴尬,只能转移话题:“秦亿你刚刚说你们过年不放假?”
江秦亿点头:“嗯,不放假的,不管是工厂还是其他地方,只要是正式工,过年都不会放假,这是政策。”
江红梅想了想:“往年过年确实也看到供销社那些地方一直营业,原来不仅仅是供销社,其他单位也是这样。”
江秦亿给她解释:“我们乡下好一点,过年的时候能贴纸张,甚至更深山一点的地方放鞭炮也没什么人管。但是外边不一样,破四旧,这也算是一种。”
江红梅一听连忙点头:“那你们可得准守。”
安词微微眯起眼,忽而开口说:“那么多东西我们太年轻,记不住,不如姑姑一起跟我们住南市,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及时提醒?”
江红梅嗔怪:“想得美!”
安词背手,笑得狡黠。
被拒绝有什么关系?
见缝插针地念叨,总有说服江红梅的一天!
一行四人步行到国营饭店,与他们那里的国营饭店不同,市里的饭店菜式很多,工作人员也不少。
虽然依旧自行取食物,但不管是点菜还是出菜喊人,都有人负责。
他们四个人点了五个菜,三荤两素,是相当高的规格。
江红梅看的心疼,但不管是点菜还是给钱和票的时候江红梅都没说什么,只是在心底暗自想着院子里的菜该种什么,在市里买根葱都要钱,哪怕是小钱,积累起来也会变多,多种一些就能少花一些。
安词觉得这些菜味道都很不错,不愧是市里的国营饭店,还真不是草台班子。
她细细品尝,可惜没能尝尝什么小窍门,兴许真就是厨师的手艺。
此时的她也想到了做饭,不过跟江红梅之前担心的不同,她担心的是自己如果没法做好营养均衡的好饭菜,那是不是应该隔几天就带桂英下馆子,以免营养跟不上。
国营饭店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看时间是工厂和其他单位下班时间。
很多人带着饭盒打包回去吃,但也有不少堂食,安词还看到熟悉的人,略微惊讶。
江桂英是最先忍不住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