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十七章 桂花糕(五)
其他种类的糕点如蔓越莓糕点,仔细尝后她觉得多了一层蔓越莓酱,没什么区别,不过这是个好点子,拿起笔也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以后可以多开发几个口味。
剩下的三家店味道各有千秋。现在的年月,能开起来还有好口碑的糕点店都有两把刷子,要么口感独特、要么味道新奇、或者价格便宜,江皖把他们的优点和缺点都记录在表格上,准备参考着一步一步改造自己的桂花糕。
两人尝完味道后就开始解决这一大桌子糕点,虽然每种只买了一点,但架不住种类太多,吃到最后江皖已经尝不出味道了,机械的往嘴里塞,张芳芳平时爱吃这类食物,她吃的比较快,江皖硬撑着咽下嘴里的糕点,可怜巴巴的对张芳芳说:“妈,剩下没多少了,您全吃了吧,我先去揉面了!”
刚想钻进厨房,蓦然想起自己的芝士蛋糕还没吃,提着袋子塞进冰箱,江皖就赶紧远离桌上一堆糕点继续去厨房研究她的桂花糕了。
呆到下午两点多,看时间差不多,江皖把午休的母亲叫醒,两人准备开始做包子,今天因为多了一个锅的缘故,江皖大致算了一下,能做大约二百四十多个包子。
不过顾客群里依旧只开放了50个名额,主要是现在条件限制加人工制约,江皖每天能做的就这么多,前几天江皖没去出摊,据她妈说除了预订的顾客,其他经过的顾客都想买,可惜没有多余的可以卖。
所以今天跟张芳芳商量后,江皖决定分出一部分向外售卖,毕竟江皖以后还要开店,向外拓展顾客群体也是很重要的。
现在的包子虽然受限于厨房规模和保温箱数量,但江皖仔细算过,现在她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房租等一系列成本制约,除去每日食材本钱,按照现在的最大供货量,她一天能赚1000块左右,这样算来只需坚持一个多月,她就能攒够开店的钱了,这还没有算上未来出售其他品种能赚的钱。
想想都觉得充满希望,江皖现在走在街上,总是控制不住看向路边的店铺,心里还在评判各个店的装修,幻想以后自己的店会开在哪,到时候墙面一定要涂成那种复古绿,她之前去其他城市旅游,一家书店外墙就涂的这个颜色,好看极了。
心里美滋滋的,等两人把包子做完,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今天依旧由张芳芳去售卖,江皖很想去,但她更想快点把桂花糕研制成功,争取早点达到能够售卖的标准。
江皖回到厨房,刚把锅架上,就发现上午磨的糯米粉快用光了,她昨晚泡了很多糯米,但因为磨粉机噪音太大,担心扰民,所以只磨了一小部分。想了想,江皖还是决定先把磨粉机带到奶奶家多磨点带回来,顺便跟卖桂花的王叔打电话问一下情况。
把手头上已经开始这锅做好,装进保温桶,江皖收拾一下就出发。
今天去的比较早,隔着围墙,江皖远远就看到爷爷在院子躺椅上听广播,奶奶在旁边择菜。
这里很清静,除了眼前一条水泥路,周围只有三三两两邻居错落在阡陌间,丝毫不用担心扰民,江皖按了两声喇叭,江爷爷抬头,远远望见孙女从远处的小道过来,他扬起上半身坐起来,起身打开院门方便她进来。
停好车江皖直接把手里的保温桶塞到他手里:“这是刚做的桂花糕,还热乎着呢,你们先尝尝。”
江奶奶去洗了把手,笑着说:“小皖又做好吃的了,你的厨艺真是越来越好。”两人磨磨蹭蹭的,江皖性子急,把她们拉到桌前坐下,打开盖子,拿出来一人一个塞到他们手里。
这次送过来的桂花糕江皖特意做松软,甜度也降低了不少,更加适合老年人的口味。看着爷爷奶奶开始品尝,江皖满脸期待的看着他们。
江爷爷注重养生,仔细端详桂花糕后放入口中细细咀嚼,江皖看着他的表情一点一点舒展开,非常享受的模样,接着转头看奶奶,她的表现就很直观了,吃着口中细腻松软、米香醇厚的桂花糕,她直接竖起大拇指。江皖顿时眉开眼笑,对厨师来说,再没有比食客的称赞更好的奖励了。
江爷爷吃了两块才停下,拿起旁边的水杯要喝水,江皖把水壶提上来要给他添茶,却被奶奶阻止,江奶奶指了指厨房:“你去给他那厨房养生壶里的茶,他现在只喝这个。”说完还撇了撇嘴。
江皖好奇的走进厨房,果然柜子上放着一个崭新的养生壶,里面三分之二的部分都塞满了各种中药,什么参片、枸杞、红枣,还有她不认识的药材,江皖拿出去,快把壶放平才倒出来一些颜色诡异、味道复杂的液体。
“这是什么茶,这么奇怪,你去找中医开药了吗?”江皖一脸疑惑。
江奶奶满脸不满,“你爷爷现在每天准时看一个电视台的健康讲座,跟着里面的专家学习,弄了一堆药材熬着喝,说是对身体有好处,他让我也喝,我才不要呢。”说着她晃晃手里的桂花糕,“我觉得你这个桂花糕都比他的药饮养生!”
江爷爷摇摇头,充耳不闻奶奶的不满,估计他们在家已经抬过许多杠了。不过江皖确实有些不放心,担心爷爷乱喝药影响身体健康,于是开始给他做思想工作,无奈他不接招,江爷爷还很骄傲:“我们公园的老人们每天都在一起讨论哪种药材对身体好,这都是专家说的,是有科学依据的。”
江皖快把嘴皮说干,但爷爷还是固执己见,无奈的叹了口气,她想,现在的老人确实有养生的需求和意识,不过没有医学常识的吃药也很让人担心。
仔细想想,前几天翻阅食谱时江皖发现有养生的八珍糕,不过当时积分不太够,现在她的积分已经突破一千,应该足够兑换。到时候自己做一点送给爷爷吃,这样他应该会少喝点这种奇怪的药饮了。
等他们吃完后,江皖就把插线板拉到院子里插上电源开始磨粉。院子空旷,在室内很大声的磨粉声音忽然没那么刺耳了,江皖干脆把拿过来的大米和糯米全部磨完,爷爷奶奶帮忙把袋子口撑开。
等装完后江皖到屋里找绳子捆袋口时,把桌子上的电话簿碰掉了,捡起来时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