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十回 双姝盟定见月明
(第十回双姝盟定见月明)
时序流转,转眼薛蟠之子已满周岁。这日薛家在保障湖畔的潇湘苑设家宴,园中桂子飘香,菊英缤纷。宝钗见时机成熟,便向黛玉使了个眼色,二人借故离席,来到后园的竹亭。
"今日是个好时机。"宝钗执起黛玉的手,"这些年来,咱们陆续将京城、金陵的当铺收了六成,又在苏州、扬州新开了绸缎庄、书局,总算有了退路。"
黛玉轻声道:"姐姐深谋远虑。很早之前便说要早作打算..."
宝钗颔首:"皇商这碗饭,终究是悬在刀尖上舔蜜。如今咱们的洋货铺子专做南洋生意,木料行也转到了民间采买,总算不必事事仰仗官中。"
宴至半酣,宝钗起身为薛姨妈斟酒,轻声道:"母亲,女儿有件事要禀明。"
薛姨妈笑道:"什么事这样郑重?"
宝钗与黛玉对视一眼,缓缓跪下行礼:"女儿与颦儿...愿永结同心,此生不离不弃。"
薛姨妈手中的酒杯"啪"地落地,脸色骤变:"你...你说什么?"
这时薛蟠忙起身:"母亲息怒!儿子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他快步上前扶起二人,"这些年若不是两位妹妹联手经营,咱们薛家哪能这般兴旺?光是苏州的'潇湘书局'、扬州的'蘅芜绸庄',每年进项就抵得上三处当铺。"
王夫人也柔声劝道:"母亲,宝妹妹与林妹妹都是聪慧过人。她们既然做出这个决定,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薛姨妈颤声道:"你们...你们可知这是何等惊世骇俗之事?"
宝钗抬头,目光坚定:"女儿知道。可这些年来,女儿与颦儿互相扶持,将薛家产业从官场漩涡中慢慢抽身。如今咱们在四地共有20处铺面,8座田庄,都是清清白白的营生。"她取出账本,"母亲请看,去年单是书局刻印的《四库全书》便有万两进项,再不必仰人鼻息。"
薛蟠忽然一拍手:"对了!儿子还有个主意。"他郑重地对宝钗说:"妹妹,你嫂子如今又有了身孕。若是再生个儿子,就过继到你们名下,给你们养老送终!"
王夫人含笑点头:"正是这个理。咱们是一家人,何必分彼此。"
薛姨妈看着跪在面前的儿女,又望着一旁垂泪的黛玉,长叹一声:"起来吧...这事...容我想想。"
三日后,薛姨妈终于松口,却道:"只是林大人那里..."
宝钗从容道:"女儿正要与母亲同去拜见世伯。"
林如海闻讯从巡盐御史衙门赶来,听闻此事后,面色凝重地在书房踱步:"胡闹!这成何体统!"
宝钗恭敬行礼:"世伯容禀。这些年来,晚辈与颦儿相知相惜,早已立下白首之盟。如今我们在苏州有书局,扬州有绸庄,金陵有木料行,皆是正当营生。晚辈愿立誓,此生必当尽心照料颦儿,不让她受半分委屈。"
黛玉也跪下:"父亲,女儿与宝姐姐心意相通,望父亲成全。"
林如海拂袖道:"你们可知道,此事若传扬出去..."
"世伯放心。"宝钗从容道,"对外只说是结为异姓姐妹,同住同游皆是常情。况且..."她取出一叠地契,"晚辈已在苏州购置宅院,若世伯允准,我们便常居苏州,远离是非。"
林如海仍是摇头:"可是林家香火..."
薛姨妈适时开口:"林大人,蟠儿方才说了,若是他媳妇这胎再生个儿子,就过继到宝丫头和林姑娘名下。这样林家香火有继,她们晚年也有所依靠。"
林如海怔住,良久长叹一声,望着窗外的竹林出神。黛玉轻轻走到父亲身边,柔声道:"父亲可还记得,去年女儿大病一场,是宝姐姐日夜不离地照料?那些时日,女儿每每醒来,总能看见宝姐姐守在榻前..."
林如海神色微动,想起去年黛玉确实生过一场大病。
宝钗轻声道:"世伯,晚辈知道这个请求太过惊世骇俗。但请世伯细想,这些年来,颦儿可曾像现在这般康健快乐?我们互相扶持,既能照料彼此,又能光耀门楣。薛林两家的产业在我们手中越发兴旺,这难道不是世伯愿意看到的吗?"
林如海缓缓坐下,目光在二人之间流转。他想起这些年来宝钗对黛玉无微不至的照顾,想起黛玉日渐红润的面色,想起她们联手经营的产业...
"父亲,"黛玉跪在父亲面前,泪光盈盈,"女儿知道这个请求让您为难。但人生在世,能得一心人相守,何其难得。宝姐姐待女儿,胜过世间万千。"
林如海长叹一声,扶起爱女:"为父不是不明白你们的情意...只是这世道..."
"世伯,"宝钗也跪下,"晚辈愿以全部身家立誓,此生绝不负颦儿。我们的产业,我们的心血,都将传承下去。我哥哥也承诺,若得次子,便过继到我们名下。如此,薛林两家的香火都能延续。"
林如海沉默良久,忽然问道:"你们...可曾想清楚今后要面对的非议?"
宝钗与黛玉相视一笑,异口同声道:"只要彼此相伴,何惧流言蜚语。"
看着女儿眼中从未有过的坚定光芒,林如海终于缓缓点头:"既然你们心意已决...为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