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大胜于渭水,长安震动
第九十三章大胜于渭水,长安震动
长孙无忌也没有那个心情跟对方过不去,现在他担心的是前线的状况。
若不是长安不稳,他怎么样也得跟在李世民身旁。
裴寂不在,朝廷的大大小小事务都是萧瑀陈叔达这些人统筹调度,长安城中仅留一千余人由长孙无忌调派。
太极殿中充斥着压抑的氛围,若不是身份的原因,朝堂上大半的人估计早都跑路了。
“陛下只知进不知退,如今又有国师谶言傍身更是行事无忌,我是真担心陛下他出什么意外.....”
“太上皇到!”
门外内侍的吼声让长孙无忌瞳孔猛地收缩一下,李渊来了?
李二留长孙无忌镇守长安,不就是为了看住老头子吗?
“战况如何了?前线究竟怎么样了?!为什么没人提前告诉我!”
李渊健步如飞的走进来,边走边询问道。
几个宰相还来不及解释,李渊停下来再道:
“无论如何,二郎现在已经是天子了,既然是天子你们怎么能让他亲自披挂上阵?”
“突厥人目光短浅,所图谋的不就是一些钱粮,只要他们能安稳下来,就是给些钱粮也是值得的。”
长孙无忌观察李渊的脸色,不似作假。
而李渊自然是不能作假了,他是不缺儿子了,可是年长有为的儿子都**,他也等不到年幼的儿子长大。
无论如何,李世民都是那个最适合的**人,这种生死存亡的时候,李渊也不可能真的有其他心思,他是真的担心李世民的安危。
“陛下,国库已经空了,若再应允突厥人,恐怕亦是国家动荡不稳。”
萧瑀拱手说道。
李渊眉头紧皱抬手道:
“那就再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担,快派人告诉皇帝,一定要在适当的时机向突厥人讲和。”
闻言,长孙无忌起身上前拱手道:
“太上皇,根据我们的预估,突厥人的粮草也不多,只要陛下拖延的越久,突厥人自己便会退兵。”
“你是说朕不知兵?!”
李世民不在,李渊这时候倒是抖起威风来了。
长孙无忌直接拉出穆钧做挡箭牌:
“国师,是国师说此劫当主动出击,不仅能让突厥人,还可获前所未有之大胜。”
“国师说的?”
李渊的眉头更是皱了皱,虽然穆钧是李世民的人,李渊却也认可穆钧的‘神力’,那是有真本事的仙人。
“报!”
殿外又传来几声急报,一名禁卫冲进疯狂的冲进殿中,喘着粗气:
“胜,胜了!陛下的圣旨,我前军兵马大破突厥大军,斩获无数,陛下口谕,命各位宰相大人准备好善后事宜。”
“什,什么?!”
此道消息犹如惊雷般在殿中回荡,胜了?还是大获全胜?
李渊瞪大了眼睛抬手道:
“究竟是怎么回事?!斩获多少,如何般大胜?”
“不知道,只见满山遍野的都是突厥兵马,将士们都在抓俘虏。”
“当真?”
“末将用性命担保!”
哄~
太极殿中顿时沸腾开来,尤其是长孙无忌更是出了一身虚汗大松一口气。
“臣等恭贺太上皇!”
“恭贺太上皇!”
唯有李渊自己呆呆站的在原地,自己刚刚禅位,自己的儿子就率兵打败了突厥人的百万大军?
那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和功绩算什么?
为了稳定民心,飞骑进了长安城后那是一路狂奔一路喊。
朝廷大军力克突厥大军于渭水的消息风一样的传遍了长安城的每个角落,从民间到皇宫,肃杀之气荡然无存,欢喜庆幸的表情挂在了每个人的脸上。
每一次城破那就是国破家亡,最惨的从来都是普通百姓。
“胜了!”
“太好了,中午不用担心了!”
“也不知道这次又**多少人。”
“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
街上一架不起眼的马车中,一位颇有威仪的中年男人皱了皱眉。
“王爷,外面都说陛下大破突厥人百万大军呢。”
随从在窗边嘟囔着:
“王爷,您说这是真的吗?”
中年人摇了摇头:
“不,不可能,绝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