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此子当死!
凉王气笑了。�6�7
他乃堂堂一方藩王,统辖凉州,整个山西他说一无人敢说二,皇帝亲子莅临都要对他客客气气,活了几十年何曾有过如此光景,竟被一个八岁孩子当众指着鼻子骂。�6�7
此子当死!�6�7
姬塬道:“不错不错,不愧案首之才,诗词绝佳!那按照你的意思,淤泥永远是淤泥,只配终生垫在旁人脚下,寻常普通人想要上进都成了心术不正,窃国窃运,欺世盗名之辈?”�6�7
还挺机巧善变!�6�7
若当众承认姬塬所说,天才寒门学子得被他得罪光了。�6�7
“自然不是!”�6�7
周毅站在凳子上,高人一等,“制度之下众人各司其职,才是社稷稳定运转的基础,有时候慢慢来才是最快的方法,一味图强焦急反而本末倒置,我大邕朝江山稳固、吏治清明,圣上贤明,自前朝、先帝开始广开恩科,为天下寒门打破门阀垄断壁垒,我们穷苦人家的孩子人人可以读书,人人都有出头的机会。”�6�7
“凉王殿下您是否误会了,晚生所言乃是人生格言,是一个人在家国危难,深陷囹圄绝望之时仍旧不舍心中正义,此为气节所在!”�6�7
他目光迥然,虽语调缓慢得让人着急,却字字振聋发聩。�6�7
一番话,将所有学子心中之火点燃。�6�7
是啊,他们在畏惧什么。�6�7
读圣人书。�6�7
为生民,为社稷,为江山一展抱负。�6�7
现在却连做文章都畏首畏尾,生怕卷入官场祸端,沾染祸事!�6�7
既嗔方丈闻言骇然,侧目看向凉王。�6�7
此子所言气节、正义占尽了先机,不论凉王亦或者他自己都无法巧言破局,不论怎么说都注定是在下风。�6�7
姬塬却道:“我观你言辞缓慢,你……是有什么缺陷吗?”�6�7
“?”�6�7
周毅愣住片刻。�6�7
刘振插言道:“周案首缺陷倒是没什么,就是有些口吃。”�6�7
*尼玛!�6�7
周毅、柳氏众人同时恶狠狠地怒瞪刘振。�6�7
就连蒋济同也面露厌恶。�6�7
“原来是结巴啊……哈哈哈……”姬塬哼笑两声,心头略微舒坦一点点,他道:“你这首诗的确是不错,当得八十两纹银的赏!”�6�7
周毅怒目而视。�6�7
他方才看的真切。�6�7
破庙行凶的歹人就在院中。�6�7
已经被凌河县衙结案移交府城的死囚犯,怎会突然出现在大昭寺内,并且那刀疤脸并未剃头,身上也并未着袈裟,分明就是大昭寺包庇!�6�7
凉王指使!�6�7
“晚生站在凳子上不方便。”周毅唇角一勾,“还请刘振刘兄帮忙拿一下银票,谢谢。”�6�7
刘振面容一僵。�6�7
这人竟是要他去凉王跟前露脸。�6�7
八十两银票拿到手。�6�7
刘振好悬出了一身冷汗。�6�7
周毅又道:“晚生家贫,为资助晚生读书,全族的人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今日得凉王殿下赏识,一首诗便有八十两银子,那不如我多做几首,也好手头宽绰宽绰,凉王殿下您不会介意吧?”�6�7
方才一首诗已经将凉王骂得狗血淋头。�6�7
周毅言辞与作死无异。�6�7
就连熊阔与既嗔都不约而同拧起眉头。�6�7
“他这是在干嘛?”�6�7
局外人肖勉看不懂了,“不是有了八十两,他为何还要写诗赚钱。”�6�7
张子宸也没想明白。�6�7
虽然只有八岁,但周毅一直是他们当中最稳重的,从未像今日这般毫无顾忌得罪人,得罪的还是凉州一手遮天的凉王。�6�7
唐星宇说:“若是今日凉王有异动,我今晚就返回凌河请爷爷给咱们迁户籍,借调外省读书!”�6�7
“应该不会。”�6�7
铁峰虽然没看见破庙的刀疤脸,但也察觉出不对,“阿毅不会无的放矢,这凉王必定是有哪里不对。”�6�7
王若晖则是想到。�6�7
当初周毅为救他爹,献策写出《拙言录》,不论周毅得罪凉王落入何等境地,他都要与周毅同患难。�6�7
“还要写?”�6�7
姬塬眼眸隐隐癫狂,“既然口子已开,那就看周案首有多大本事,能从本王这里赚银子了!”�6�7
周毅转身,提笔《众生赋》。�6�7
是林卓拉着周毅到这诗会旋涡,如今却将凉王得罪得这般彻底,懊悔不足以形容林卓此刻的心情,但随着周毅笔墨尽出,他心头震了又震。�6�7
没准周毅今日之后会扬名天下!�6�7
“乾坤氤氲化万形,蠢灵皆禀一气生。羽鳞披霜争微命,草木含露亦向荣。”�6�7
“芸芸众生,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