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谁家不是一团乌糟?
话是这么说的,但是人与人之间总归不同,有人志不在此,有人利欲熏心。
“父亲莫恼,这天下事总有黑白曲直,只要不做亏心事,自然是理直气壮的。”杨贤不急不缓的开口,“这件事情惹来帝**怒,不得不防。”
杨文权就这么平静的注视着他,“你想说的就只是这些?”
“是!”杨贤颔首,“为人臣子,自该为君分忧,岂敢存有二心?”
杨文权的话到了嘴边,又生生咽了回去,思虑片刻再道,“你我父子许久不曾好好说会话,待会吃个午饭,好好喝两杯。”
“宫中事忙。”
“又有多忙?”
不等杨贤拒绝,杨文权已经冷了声音。
再忙,能有他这个当朝丞相忙?
“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了?”杨文权黑着脸,“你这禁军统领当得可真是尽职尽责,要不然我这丞相之位,也让你来当?”
杨贤不说话了。
孝道压人。
一妇人站在远处,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也不敢上前来打扰,只是瞧着脸色不太好,不知道是病了还是别的什么缘故?
杨文权抬头,看了一眼远处那妇人,“跟秀娟好好的说会话,整日不是执行公务,就是不在金都,夫妻二人聚少离多……像什么话?你不是小年轻了,有时候也该悠着点。”
语罢,杨文权朝着另一条道而去。
杨贤缓步上前,朝着妇人走去。
“夫君。”刘氏上前行礼。
杨贤叹口气,“夫人瞧着脸色不太好,若是身子不舒服便好好休息。”
“没大碍。”刘氏音色平静,但瞧着还是有些虚弱,“夫君今日休沐?”
杨贤摇摇头,“只留家中用午饭。”
“好!”刘氏连连点头,瞧着似乎很高兴。
杨贤张了张嘴,没有再说话,只瞧着刘氏行礼之后快速离开,只是走路有些脚下虚浮,瞧着似乎真的不太好?
“父亲!”杨明放不知何时已经站在身后。
杨贤转身看他,“你怎么在这?金秋科考在即,你怎么不去读书,站在这里作甚?”
“父亲难得回来,自然是要见一见的。”杨明放行礼。
见着杨贤要走,他又赶紧上前,“父亲,您没发现母亲身子不太好吗?”
“你想说什么?”杨贤面不改色,转身就走。
见此情形,杨明放赶紧跟上,“母亲郁结于心,身子每况愈下,可她一直撑着不说,父亲……父亲也该知道,母亲为何会如此吧?父亲经常不在家,即便在宫里当差,也是住在宫中不出,偶尔休沐也不过三两日,母亲她……”
“好了!”不等杨明放把话说完,杨贤已经打断了他的话,“长辈之间的事情,不是你一个小辈能管的,这些事情都与你没关系。”
语罢,杨贤大概意识到自己说的话有些重,不由得放轻了语气,“好好读书吧,别的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
望着父亲离去的背影,杨明放僵在原地好半晌都没能回过神来。
“哥?”杨**皱眉。
杨明放看向她,“唉!”
“没关系,待会我去劝劝。”杨**忙道。
杨明放点点头,到底是没再多说什么,有些事情还真不是他们这些晚辈能插手的,且母亲不愿意多说,很多事情都是从府中老人嘴里得知。
关于父母之间的感情……
罢了!
到了午饭的时候,难得合家团聚,除了丞相夫人在佛堂里吃斋念佛不出来,其他人都在。
“难得都在家,好好吃顿饭,别的什么都不要说。”杨文权开口。
但这话,明显是冲着杨贤去的。
刘氏脸色有些憔悴,但看得出来眼睛里是有光的,显然是很高兴,唇角多了几分笑容。
见此情形,杨明放和杨**两兄妹,暗自松了口气。
这是好事。
“得空多在家里待一待。”杨文权又开口。
杨贤紧了紧手中的筷子,转头看了一眼笑容僵在脸上的刘氏,长长吐出一口气,“父亲,身在其位,不可懈怠。”
这是拒绝。
“混账东西,你有多忙,成日不着家?从你成亲之后到现在,你在家里的日子,一只手都数得过来,你对得起谁?对得起你母亲,可曾尽过孝道?对得起你的妻子,可曾尽过夫妻情分?对得起儿女,像是个好父亲吗?”
一番话,说得桌案上的人都面色微变,却无一人敢吱声。
杨文权是丞相,是一家之主,他的话就是家中的圣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