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你倒是挺惦记她
马车碾过青石板路,车轮与路面撞击出沉稳的嗒嗒声,将窗外的暮春景致揉成流动的画。
顾窈掀开车帘一角,望着远处渐显轮廓的京城城墙,又看看旁边骑马的燕庭月。
她正低头擦拭腰间的短剑,指尖摩挲着剑鞘上熟悉的缠枝纹,她忽然笑了,“兜兜转转,咱们姐妹又一起回京了,你说这是不是缘分。”
顾窈唇边漾开一抹温润的笑,目光清亮:“是啊,可见我们姐妹是分不开的,若是有朝一日燕妹妹找了个京城的夫婿,说不定我们以后还要长长久久的在一起呢。”
张砚归坐在马车前,玄色披风吹得猎猎作响,平日里温润的眉眼此刻却覆着一层寒霜,下颌线绷得紧紧的,周身气压低得吓人。
顾窈目光转了一圈,心中了然,强忍着笑意缩回手。
燕庭月也察觉到了异样,探头一看,正好对上张砚归看过来的目光。
那目光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委屈,像是被抢了心爱之物的孩童,让她莫名有些心慌,连忙缩回身子,耳根悄悄发烫。
燕庭月忙错开视线向后看去。
顾窈所乘坐的马车后,是秦峰和秦岳的车架以及护送他们的女子军。
燕庭月轻咳一声,道:“在前面的驿站原地驻扎,休息一会吧。”
顾窈下车时,秦峰秦岳兄弟已将马匹牵到驿馆后院的马厩,正吩咐驿卒添些精料。
顾窈目光扫过围在驿站门口歇脚的女子军将士,忽然想起什么。
苏瑾哪去了?
四个官员同时出发,如今只回来了三个,他原以为苏瑾是秦峰秦岳俩人坐的同一辆马车,却不想苏瑾根本没在回城的军队中。
她转头看向秦岳,疑惑道:“怎么不见苏大人?方才一路过来,倒没留意他的身影。”
秦岳挠了挠头,语气里带着几分看热闹的意味:“苏瑾啊?别提了。上次在边关公堂,他非要替女子军的那些丈夫辩解,被顾大人和燕将军怼得哑口无言,连带着御史台的面子都丢尽了。”
他顿了顿,补充道,“没准是他觉得没脸跟咱们同行,当天晚上就收拾了行囊,找了个借口先走一步,提前回京打点了。”
“提前打点?”
顾窈眉梢微挑,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佩
玉。苏瑾身为御史台监察御史,向来好面子,那日公堂之上,她确实没给对方留余地,不过他会因为这点事,就提前灰溜溜地回了京城吗?那岂不是更没面子。
燕庭月端着刚沏好的热茶走过来,闻言皱眉:“他向来与那些守旧官员走得近,这次提前回京,怕是没安什么好心。
顾窈接过茶盏,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开来,却没驱散心底的疑虑:“咱们推动和离律法,本就会触动不少人的利益。苏瑾此番回京,说不定是要联合那些反对变法的势力,提前给咱们设下圈套。
话音刚落,身后传来沉稳的脚步声。张砚归不知何时已站在一旁,玄色衣袍上还沾着些许尘土,眼底却清明得很:“我已让人暗中跟着他。苏瑾虽好虚名,但做事向来谨慎,若他真要动手脚,定会留下蛛丝马迹。
他看向燕庭月,语气笃定,“你放心,人到了京城,就算我不派人跟着,也逃不过王爷的眼睛。
顾窈听到他提起李聿,莫名心里一动。
说起来,她这一去,又是半个月不曾见到李聿了,待进了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
顾窈啜了口茶,强行让自己的思绪回笼。
驿站里人声鼎沸,往来的客商高声谈笑着,没人留意到这几人间的暗流涌动。
有女子军走过来禀报:“将军,马匹已经喂好,热茶也备足了。咱们是再歇半个时辰,还是即刻启程?
“启程吧。
燕庭月抬眼望向京城的方向,目光锐利如锋,“越快到达京城越好,以免生出什么变数来。
她知道,苏瑾的提前离开,不过是京城风雨欲来的前兆。
这场关于女性平权的抗争,从踏上归途的那一刻起,就已悄然升级。-
长信宫的熏炉里燃着安神的龙涎香,却压不住满殿挥之不去的苦涩药味。
皇后娘娘斜倚在铺着软垫的榻上,鬓发松松挽着,脸色苍白得像上好的宣纸,连唇瓣都褪去了血色。
她眼皮沉重得厉害,昏昏沉沉间,只觉得五脏六腑都像是被浸在冰水里,泛着刺骨的凉意。
“容姑姑……皇后的声音细若蚊蚋,带着气若游丝的虚弱,“避子汤……熬好了吗?
守在榻边的容姑姑眼眶泛红,强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