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相互试探
二人入得内里,依旧有仆从来上茶点,陈谨芝见姜涣未有所动,开口道:“姜娘子是怕老夫在茶水中动了手脚?”
倒还真是以己度人。
姜涣如是想着,随即扬起一张笑脸:“说出来怕侯爷笑话,实在是方才在陈娘子屋里吃得多了些,现在吃不下了。”
陈谨芝执着茶盏的手顿了顿,他料到姜涣会说出一堆的借口理由,独独没有想到过姜涣会说这话。
姜涣瞧着陈谨芝的反应,又道:“那我这就再吃一点。”她说罢这话便随意拿了块糕点来咬了一口。
“你倒是放得开。”陈谨芝将茶盏摆下,“你说你寻不到你的师父与师弟了,怎还有心思吃吃喝喝,不见忧心?”
“人嘛,活在这世上总是得吃饱喝足才有力气寻人。毕竟,他们不会因为我少吃几顿就能立时回来的。我既要寻他们,自然得保证自己有力气才行。”
姜涣眉眼带笑,叫陈谨芝一时瞧不透她。他观此人不过年二十几,遇事沉稳,倒像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模样。
陈谨芝在打量姜涣,姜涣亦在打量着他。若是方才她还不能知晓明洛水等人的行踪,此时却是能猜到几分了。
成鲤说过,陈谨芝少时与明洛水有情,而方才在侯府大门之外,陈谨芝的所言所语亦叫姜涣觉得他对明洛水余情难忘。
可此时,她却不怎么想了。
这陈谨芝变脸速度如此之快,只怕方才那些担心在意都是故意做戏给春水看的。而春水知道了,必定就会递话给陈瑶池,陈瑶池又怎会不与自己的母亲长乐郡主说呢?
如此,不外乎两种结果。
第一,便是明洛水并不在长乐郡主手中,而长乐郡主又知晓明洛水此时在都城,她不外乎就是派人去寻,去杀,或是什么都不做
第二,那便是明洛水就在长乐郡主手中,而此时姜涣前来寻明洛水,为免节外生枝,多少是得派些人除了的。
而陈谨芝有所为,只怕他早就知晓明洛水来了都城,而他什么都没有做,就意味着明洛水不会有性命之忧。
只是,若明洛水就在长乐郡主手中,郡主应当会早早处置了她,断不会留到现在。
姜涣一时也不能尽数猜准了,只得先与陈谨芝周旋,也好再探些消息出来。
“那姜娘子可知你师父缘何来都城?”陈谨芝又端起了那盏茶水,语调轻柔,眼睛始终盯着自己手里的盏子,未有点半要瞧着姜涣的意思。
姜涣稍垂了垂头,荡出一抹乖巧的笑容:“这个,妾也不知。数月前师父忽然与妾说,她要外出远行一段时日,我问家师要去何处,家师说,随意走走。”
陈谨芝:“那你怎知,她是来了都城?”
“妾本也是不知道的。哦不,应当说,妾本也不敢猜师父往都城来了。”姜涣故作玄虚,道:“妾的师父曾说,她在都城有仇家,还是了不得的仇家。是以,师父素来都是避开都城的。”
“妾虽不知家师的仇家是何人,但知晓师父素来是说一不二,她说不会去都城,那就必然不会。除非,都城出了顶顶紧要的事。”
话至此处,姜涣又停了下来,她的双手捧了茶盏在手,不饮,也不摆回去。
陈谨芝将茶盏摆回原位,他只盯着姜涣瞧,并未加之言语催促。
他不问,姜涣亦不催,二人便是这般相视而坐,屋内静得出奇,静得可怕。就好似平静的水面之上不见风吹褶皱,可在水面之下,却是鱼群追逐不断。
“父亲!”屋内二人皆不开口,反倒是陈瑶池从外间边跑边唤地闯了进来。“父亲,女儿来给父亲请安。”
姜涣当即站起身来与陈瑶池行了一礼,陈瑶池瞧了眼姜涣,故做惊讶道:“姜娘子不是已经回去了吗?”
“方才春水姑娘送妾到府门,本该回去的,不曾想遇上了侯爷。侯爷听闻家师失踪,这便将妾叫到此处说话。”
“那可真是巧了。”陈瑶池转头对上陈谨芝,笑道:“父亲,女儿来寻父亲也正是为了这事。姜娘子与她的师弟感情甚笃,父亲可得帮忙问上一问。”
“那姜娘子的师弟生得何等模样?”
姜涣答道:“妾也不知师弟的模样。素问谷有规矩,他是内谷弟子,终身不得除下面具的。侯爷若是出手,还请问上一问,可否遇见一个面戴黑石云纹面具的男子,面具之上刻了两个字——成鲤。成就的成,鲤鱼的鲤。”
“知道了。”陈谨芝只答了这三个字,随即又去端了那盏子。姜涣见此,当即起身告辞。陈谨芝瞧着她离去的背影,道:“瑶池,她真的是江湖医女?”
陈瑶池一时未其意,只得如实道:“是的,家在武林城,从未离开。”
“知道了,你回去吧。”
“是,女儿告退。”
陈瑶池前脚从陈谨芝院里出来,后脚便去了长乐郡主的屋内,与她言说这桩事。“母亲,女儿本想将那姜涣打发出去,假意说帮衬随意搪塞一番便是了。哪曾想,今日父亲提前回了府,反叫他们在府外撞上了。”
“父亲听说她是明洛水的徒弟,又听说明洛水失了踪迹,当下就慌了,即刻便把那姜涣叫到了自己书房里。我去的时候他们好像说完了,就这么相互瞧着对方,我,我心里实在没底,就只能进去了。”
“急躁。”长乐郡主白了她一眼,染了赤色丹蔻的指甲在自己白皙的手背上划了几下。“你这般急躁地跑进去,你父亲能不多想吗?又不是姓明的妖女亲自上门,你急什么?”
陈瑶池蹙眉辩解:“我怎能不急?春水都亲眼瞧见了,那姜涣都要走了,阿爹的脚也都跨进了门槛,生生是又退了回去,把她喊住了。”
“那又如何?”长乐郡主蹙着眉头想了想,道:“你曾说过,那个姜涣生得与卓璃很是相似?”
陈瑶池点头:“我问过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