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试探性的暗号!
回到镇上,林军立刻将情况向山鹰做了汇报。
山鹰的回复很明确:“正常接待,积极配合,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必要的警惕不能丢。我们会通过省厅内部渠道再次核实人员身份。你们在配合工作的同时,暗中留意勘探队的活动范围、工作细节以及成员之间的互动,特别是是否有超出正常勘探范围的异常举动。”
几天后,省水利厅地质勘探小队如期而至。
带队的老专家马高工果然是一位头发花白、态度和蔼的老知识分子,另外几名队员也都是看起来本分踏实的技术人员。
他们手续齐全,工作态度认真,一到镇上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每天早出晚归,扛着仪器跋山涉水,测量数据,采集样本。
林军安排了李福负责对接和后勤保障,自己则在不引起对方注意的前提下,通过李福的汇报和民兵的远距离观察,密切关注着勘探队的动向。
一连十几天,勘探队的工作一切正常。
他们主要活动在广元山主峰周边和几条主要河流流域,工作内容符合水文地质普查的要求,与社员和民兵接触时也表现得礼貌而专业。
队员们之间关系融洽,休息时聊的都是专业问题,看不出任何破绽。
就连一向敏锐的胡玉,以采访水利建设为名跟随勘探队活动了两次后,回来也对林军说:“林大哥,这次勘探队看起来确实很正规,马高工为人正派,队员们也很敬业,不像是有问题的人。”
难道真是自己多心了?
林军不禁有些动摇。
也许经历了太多风雨,自己确实有些草木皆兵了。
然而,就在勘探工作接近尾声,准备撤离的前两天,一个极其细微的异常,引起了负责外围警戒的民兵连长铁柱的注意。
铁柱在向林军汇报工作时,看似随意地提了一句:“林镇长,勘探队那个姓冯的年轻技术员,这两天好像特别关心镇子西头那个废弃的石灰窑,还绕着窑址转了好几圈,拿着本子记东西。马高工说他们主要是勘测水资源,不知道他老盯着个破窑干什么?”
废弃石灰窑?
林军心里一动。那个石灰窑是解放前留下的,早已废弃多年,位置偏僻,平时根本没人去。一个水文地质勘探员,为什么会对那里感兴趣?
“他具体做了什么?”
林军追问。
“就是围着窑转,用锤子敲敲窑壁的石头,还蹲在地上看土,好像……还在窑洞口附近量了量步子。”铁柱努力回忆着。
敲窑壁?
量步子?
这听起来不像是常规的水文地质勘探行为,倒像是在……寻找什么东西或者确认某个地点?
林军立刻警觉起来。
他猛然想起,去年审讯那个伪装成“孙技术员”的敌特孙二狗时,他曾交代,“园丁”组织对广元山的战略矿产感兴趣,并且提到过“三号渠道”和可能的“备用物资隐藏点”。
那个废弃石灰窑,会不会与这些有关?
他立刻将这个可疑情况报告给了山鹰。
“石灰窑……”
山鹰在电话那头沉吟片刻,“我记得,解放前那个石灰窑的老板,好像姓周,后来……对了!就是的本家!那个石灰窑,曾经是周家的产业!”
周家的产业!废弃石灰窑!
所有的线索瞬间串联起来!
那个冯技术员对石灰窑的异常关注,绝非偶然!
他很可能是园丁安插在正规勘探队里的内线,利用这次合法勘探作掩护,实地确认或寻找某个与园丁组织有关的秘密地点或物品!
那个石灰窑,极有可能就是园丁预留的备用物资隐藏点或秘密联络站!
“立刻对那个冯技术员实施秘密监控!重点监视他撤离前是否会再次接触石灰窑,或者与什么特殊的人或物接触!同时,秘密搜查石灰窑!”
山鹰果断下令。
监控和搜查工作秘密展开。
冯技术员似乎并未察觉,依旧按部就班地工作,但在最后一天整理器材时,他再次以核对数据为名,独自一人悄悄去了废弃石灰窑。
这一次,埋伏在暗处的侦察员清晰地看到,他在窑洞深处一块松动的砖石后面,摸索着取出了一个用油布包裹的小铁盒,迅速塞进了自己的工具包!
然后,他若无其事地返回了驻地。
人赃俱获!
铁盒里是什么?
极可能是重要情报、通讯器材或者活动经费!
在勘探队准备乘车离开广元镇的那一刻,山鹰和林军带人拦住了车队。
“马高工,各位同志,辛苦了。”
山鹰客气地打了个招呼,然后目光锐利地看向那个冯技术员,“冯技术员,请留步,我们有点情况需要向你核实一下。”
冯技术员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下意识地捂住了工具包。
“搜!”山鹰一声令下。
技术人员上前,从他的工具包里搜出了那个油布包裹的铁盒。打开一看,里面不是情报或器材,而是几根黄澄澄的金条和一小叠崭新的大面额外汇券!
还有一张纸条,上面用密码写着一行字:“蛰伏待机,静候风起。”
冯技术员瘫软在地,面对铁证,交代了实情:他真名冯小宝,是园丁早年培养、利用**打入省水利系统的休眠特务,代号钉子。
他的任务就是长期潜伏,利用工作便利,为组织搜集情报、转移资金,并在必要时激活备用联络点。
这次勘探,正是园丁通过密信指示他,趁机确认并取回藏在石灰窑的备用活动经费。他根本不知道“园丁”的下落,只负责执行单线指令。
又一个深埋的“钉子”被拔除!
虽然依旧没有抓到园丁,但这次行动,截断了其重要的资金渠道,摧毁了其一个关键的备用联络点,给了园丁残余势力沉重的一击!
勘探队其他成员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