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微不足道的小事!
散会后,林军把王大元叫到办公室,仔细交代了任务:“大元,这次去省城学习,机会难得,一定要用心学,把真本事带回来。同时,也要注意纪律,省城情况复杂,不要单独行动,有事多向带队领导请示汇报。”林军的话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叮嘱。经历了去年的风浪,他对任何与外界联系的事情,都多了一份警惕。
王大元郑重地点头:“放心吧,林镇长!我一定好好学习,不给咱广元镇丢脸!”
几天后,王大元带着公社的介绍信和简单的行李,坐上了去往省城的班车。
广元镇的春耕生产也全面铺开,今年水渠网络更加完善,灌溉便利,社员们的干劲格外足。
林军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田间地头,检查进度,解决实际问题。
日子平静地过去了半个月。
这天下午,林军刚从地里回来,胡玉就找了过来,脸上带着一丝疑惑。
“林大哥,我昨天去县里送稿子,在邮局碰到一个奇怪的事。”
胡玉说道,“我看到一个穿着干部服、戴着眼镜的中年人,在寄包裹,寄件人地址写的是省农科院,收件人却是咱们镇供销社的一个普通店员,叫刘小军。我印象中,供销社好像没这么个人。而且,那人寄完包裹,神色有点匆忙,看到我注意他,还下意识压了压帽檐。”
邮局?
省农科院?
陌生的收件人?
林军的心微微一动。
这种看似平常的事情,在敏感时期,由胡玉这样细心的人说出来,就值得留意。
“刘小军……供销社最近有新来的员工吗?”
林军问李福。
李福查了一下人员记录,摇摇头:“没有。供销社人员很稳定,确实没有叫刘小军的。”
一个不存在的收件人?林军的警惕性立刻提了起来。“那个包裹呢?”
“我留意了一下,包裹不大,像是文件或者小样品,已经寄出了。”
胡玉答道。
林军沉思片刻。这有可能是单纯的写错了地址或姓名,但也可能是某种隐蔽的联系方式。
他立刻通过内部电话,将这一情况简要报告给了山鹰。
山鹰很重视:“我会让有关部门留意这个包裹,并核查一下省农科院近期的人员往来情况。你们那边,暗中留意供销社的动静,特别是是否有陌生人去取包裹,或者那个刘小军是否会出现。”
接下来的两天,林军让铁柱安排可靠的民兵,暗中留意着镇邮局和供销社。
然而,风平浪静,并没有人去取那个包裹,也没有任何陌生面孔出现。
就在大家以为可能是一场虚惊时,县里传来了消息:那个寄往广元镇供销社刘小军的包裹,在县邮局分拣时,外层包装意外破损,里面露出的根本不是文件或种子样品,而是几本旧的杂志和几个旧的电子元件!经检查,杂志的内页用密写药水写满了数字和符号,而那些电子元件,经过巧妙改装,可以用于组装简易的无线电**装置!
这是一个利用邮政系统传递情报和特殊器材的隐蔽渠道!那个寄件人省农科院干部的身份很可能是伪造的!
消息传来,林军和山鹰都惊出一身冷汗。
敌人的手段果然升级了!
他们不再直接派人渗透,而是利用更不易察觉的邮政、物流等公共渠道进行远程投送,接头方式也更加隐蔽,使用假名、假地址,可能采用延时取件或转投等方式!
“立刻对全县邮政系统进行秘密监控,重点排查可疑包裹和信件!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协查那个假冒的‘省农科院干部’!”
山鹰下达了命令。
虽然及时发现并截获了这个包裹,避免了可能的损失,但这件事给林军敲响了警钟。
敌人就像隐藏在水下的鳄鱼,看似平静,却随时可能发动致命一击。他们的目标,可能不再仅仅是破坏或窃取情报,而是试图重新建立联络渠道,向可能残存的休眠特务输送指令和物资,妄图死灰复燃。
几天后,去省城参加培训的王大元寄回来一封信,汇报学习情况。
信写得很详细,说了培训班的内容、省城见闻,一切都正常。
但在信的末尾,他看似随意地提了一句:“……培训班里有个同学,是邻县红旗公社的,对我们广元镇很感兴趣,问了不少咱们镇民兵训练和水利建设的事,还说他们那儿也在搞,想交流经验……”
这句看似平常的话,却让林军微微皱起了眉头。邻县同志交流经验很正常,但如此具体地打听民兵和水利情况……在眼下这个敏感时期,由刚刚经历过敌特利用技术推广渗透的林军看来,这细微的兴趣背后,是否也隐藏着什么?
他拿起笔,给王大元回信,在鼓励他好好学习的同时,也含蓄地提醒了一句:“……在外学习,以专心学业为主,与人交往注意分寸,涉及公社具体事务,需谨慎……”
放下笔,林军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绿意盎然的田野。春光明媚,万物生长,但在这片和平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