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强吻
“陛下……您醉了……”她声音发颤,试图后退却被山石挡住去路。
周凌低笑一声,鼻尖几乎贴上她的:“是算不出?还是说……”突然贴近耳廓的唇瓣烫得惊人,“你那些预言,根本都是信口胡诌?”
“陛下圣明,河督衙门不是早就……”她话没说完,周凌突然把酒壶砸在石头上,瓷片溅起来划过她的裙摆。
“你也就看得清半年内的祸福。”周凌冷笑时露出森白的牙,“朕倒要看看,等决堤的灾民涌进京城,你还能装多久的神棍。”
芳如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怒意:“陛下当真以为自己明察秋毫?顾舟被构陷入狱,在大理寺受尽酷刑,至今伤势未愈!”
“冤枉?”周凌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他猛地抓住芳如的手腕,“顾舟勾结叛党,证据确凿!你一个装神弄鬼的女人,也配妄议朝政?”
芳如吃痛,却倔强地仰起脸:“陛下所谓的证据,不过是大理寺屈打成招的供词!顾舟为官清廉,心系百姓,怎会谋反?”
“心系百姓?”周凌冷笑一声,另一只手捏住她的下巴,“那他可知朕的百姓需要什么?是安稳,是服从,而不是听信什么预言妖言惑众!”
月亮突然被云层遮住,他半张脸浸在阴影里,鹰隼般的眼睛死死攫住芳如,像刀刃抵住咽喉般令人窒息。
“陛下若不信我,大可以免了我这国师之位。”芳如强忍着手腕的疼痛,声音却像风中摇曳的烛火,“我给陛下的预言够多了,自问无愧于心。”
“想走?”周凌冷笑,手指猛地收紧,将她拽得更近。月光下,他眼中闪过一丝危险的暗芒,“朕的国师,什么时候轮到自己做主了?”
“我才不要当你的国师!”芳如猛地抬头,想抽回手却被他攥得更紧。拉扯间她一个踉跄,整个人几乎撞进周凌怀里。
周凌盯着怀中的人,喉结上下滚动。“由不得你。从你第一次在璇玑宴上直视朕的眼睛,就该知道……”
尾音消失在交缠的呼吸里。
芳如挣扎间发钗尽落,青丝如瀑垂落,有几缕黏在周凌绣着金龙的衣襟上。
他掐着她下巴强迫抬头,拇指重重碾过她咬破的唇瓣:“这天下都是朕的,何况一个你?”
芳如猛地推开周凌,踉跄着后退几步。她的唇瓣还残留着灼热的痛感,耳边嗡嗡作响。
“臣与顾舟已有婚约。”她抬手整理凌乱的衣襟,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还请陛下......自重。”
最后一句话说得极轻,却像一柄利刃,将两人间的旖旎斩得粉碎。
远处传来宫人急促的脚步声,却在转角处识趣地停住。
“滚吧。”周凌背过身去,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冷漠,“记住你的身份,沈芳如。朕能让顾舟活,也能让顾舟死。”
芳如几乎是逃出皇宫的。
夜风拂过她滚烫的脸颊,却吹不散唇上残留的触感。她抬手狠狠擦拭嘴唇,直到尝到血腥味才停下。
沈府的灯笼在夜色中摇曳。
芳如快步穿过回廊,直奔西厢房,那是顾舟养伤的地方。
说来也怪,顾舟的伤养了半年有余,却总不见大好。
推开门,药草苦涩的气息扑面而来。
顾舟半倚在床榻上,正在翻阅一本书籍。听到动静,他抬起头,苍白的脸上浮现出惊喜:“芳如?这么晚你怎么来了?”
“我们必须离开京城。”芳如声音急促,“今晚就走。”
顾舟放下书卷,眉头紧锁:“发生什么事了?”
芳如跪坐在他床前,握住他骨节分明的手。那双手曾经执笔如飞,如今却布满伤痕。
“陛下执意要攻打北狄,这是要把整个大夏拖入战火!他还……”她咬了咬唇,跳过了那个强势的吻,“他迟早会杀了我们。顾舟,趁现在还能走,我们离开这里。”
顾舟静静注视着她,目光复杂。半晌,他轻轻抽回手:“我不能走。”
“为什么?”芳如几乎喊出声,又急忙压低声音,“你差点死在诏狱!陛下多疑残暴,我们留下只有死路一条!”
“正因如此,更不能走。”顾舟咳嗽几声,强撑着坐直身体,“芳如,你有预知灾祸的能力,这是上天赐予的礼物。若我们一走了之,战争爆发时会有多少百姓丧生?”
芳如望着他苍白的脸色,心中百味杂陈。
顾舟这份仁心,正是她当初倾心的缘由。可此刻,这份善良可能会毁了他们的未来。
芳如倏然起身,衣袖带翻了案上的茶盏。茶水在案几上蜿蜒流淌,如同她此刻纷乱的心绪。
“我的预知能力只能预见半年内的事,陛下已经察觉这个局限。”她声音发紧,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腕上佛珠,“这次不一样,顾舟,我们必须走。”
这半年来,她不止一次想要辞官远遁。可每每看到顾舟苍白的面色,看到他强撑着病体还要批阅案卷的模样,那些到了嘴边的话就又咽了回去。如今,她再也等不得了。
顾舟撑着床沿缓缓起身,受伤的腿让他不得不扶着桌沿才能站稳。他伸手握住芳如颤抖的指尖:“芳如,看着我。”
他声音很轻,却十分坚定:“我明白你的恐惧,因为我也在害怕。但若我们只顾自己逃命,和那些见利忘义的小人又有什么区别?”
芳如猛地抽回手,眼中闪过一丝受伤:“你总是这样,永远把天下人放在第一位。”她的声音哽咽着,“可谁来护着你?谁来护着我?”
顾舟想要上前,却因腿伤踉跄了一步:“芳如……”
“够了!”她后退两步,眼泪夺眶而出,转身冲出了房门。
那一夜,芳如辗转难眠。
第二天,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芳如就已披衣起身。
她拢了拢散乱的发丝,正要去寻顾舟再作商议,忽闻窗外人声鼎沸,似有千百人齐声呼喊。
推开雕花木窗,清晨的薄雾中,长街上已聚集了黑压压的人群。
他们举着“止战”的木牌,高喊着“罢兵休战”的口号,声浪一波高过一波。
她这才想起,昨日朝堂上皇帝要出兵北狄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京城。
虽然夏国将士骁勇,但北狄铁骑同样凶悍。这些年好不容易才有的太平日子,百姓们谁愿意再经历战火纷飞?
“北狄铁骑凶悍,此战必是两败俱伤!”
“我家三个儿子,两个已经埋骨边关!”
“陛下三思啊!”
芳如的目光掠过攒动的人群,忽然在队伍最前方凝住。
苏婉卿一袭素白罗裙,乌发只用一根木簪松松挽着,未施脂粉的脸上透着几分病容,却挺直腰背站在最显眼的位置。
“止战休兵!”她清亮的嗓音穿透嘈杂的人声,手中白麻布上“宁做太平犬”四个墨字力透纸背。
几个书生模样的青年正护在她周围,却见她突然登上石阶,素手扬起一叠泛黄的纸页。
“这是醉仙楼三十五位姑娘联名的血书!”苏婉卿将纸张高高举起,晨风吹得纸页哗啦作响,“我们虽身在风尘,亦知家国大义!”
人群中顿时一片哗然。
芳如看见巡城的衙役已经按住了刀柄,却因围观百姓太多而不敢妄动。
更令人心惊的是,苏婉卿竟从袖中取出把剪刀,当众剪下一缕青丝:“今日若不能止此战事,妾身便落发出家,再不回那醉仙楼!”
她话音未落,队伍中接连响起剪刀的咔嚓声,十几个姑娘纷纷效仿。
阳光下飘落的青丝如同黑色的雪,落在写满签名的血书上。
芳如突然想起去岁中秋,苏婉卿在画舫上抱着琵琶唱“商女不知亡国恨”时,眼中闪过的讥诮。
原来这风尘女子骨子里,竟藏着如此血性。
芳如顾不得多想,提起裙摆冲下楼去。
她奋力拨开拥挤的人群,一把攥住苏婉卿纤细的手腕,将她拽到街角:“你疯了吗?陛下的性子你难道不知?满朝朱紫都不敢置喙的事,你一个……”她急得声音都在发颤,目光扫过苏婉卿手中的血书。
苏婉卿唇角扬起一抹苦笑:“先帝开国时曾言‘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这才换得十余年太平。如今新帝登基不过三载,又要重启战事,加征赋税……”她望向街边面黄肌瘦的孩童,声音轻得像叹息,“果然这世道,兴亡皆是百姓苦。”
她说这话时,远处传来禁军整齐的脚步声。
苏婉卿转身就要回到游行队伍里。
芳如死死拽住她的衣袖,却听见这个素来娇弱的姑娘轻声道:“沈小姐松手吧,我们醉仙楼的姑娘,原就是提着脑袋过日子的。”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在芳如心上。她望着游行队伍中那些普通百姓的面孔,突然明白了顾舟的坚持。
回到府中时,顾舟正在院中来回踱步,见她进门,立即迎了上来。
四目相对,芳如轻声道:“我留下。”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而且,我要想办法阻止这场战争。”
她遍寻前世记忆,终于有了收获。
那时她躲在御书房屏风后,亲耳听见周凌与心腹密谈,字字句句都在谋划北境那几座看似不起眼的矿山。
“周凌真正想要的,从来就不是什么开疆拓土。”
顾舟疑惑地望向她。
芳如轻声道出关键:“是矿山。北境那些被所有人忽视的矿山。”
翌日大朝会,芳如一袭绛色官服立于殿中。
“臣有本奏。”她盈盈下拜,声音不大,却让整个金銮殿为之一静。
抬眸间,正对上御座上周凌深不可测的目光。
“此处北境的几座矿山,比荒蛮之地更有价值。”她声音清越,指尖轻点舆图上那片区域,“臣有一计,可不费一兵一卒取得。”
周凌指尖轻叩龙椅扶手:“说。”
芳如走近,一缕青丝自鬓边滑落,若有似无地扫过周凌执笔的手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