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小说网
《风雪渡万里》

28. 第二十八章 暗流涌动

这刑部尚书之位,看似执掌生杀,权柄煊赫,却只怕是大凌朝堂最是窝囊的官职了。当然,也不排除是他褚庭真时运不济,太过倒霉。

他为官三十载,左右逢源,步步高升,终至一部尚书,在同僚眼中可谓风光无限。

但是自从沈之衡入主都察院以来,他这刑部便如履薄冰,举步维艰。如今摊上承嘉公主“通敌”这桩泼天大案,他更是日日如坐针毡,恨不能辞官八百回。

此刻,褚庭真瘫坐于刑部议事厅主位,对着案头堆积的两沓公文,愁眉深锁,面如死灰。他已为此案,整整三日彻夜难眠。

一沓,是公主通敌叛国的如山铁证:柔然细作密函、笔迹酷似公主的往来书信,更有前两日公主府仆从“供认”公主通敌的证词。若在往日,此等罪证,足以定案。

然而,另一沓,却是都察院接连驳回的文书,皆由沈御史亲笔批阅。字字句句,皆是质疑——“柔然细作的密函或为公主所不知”、“书信笔迹恐系伪造”、“府中证人或有收买作伪之嫌”……

褚庭真百思不得其解。那仆从招供之时,沈御史与姚寺卿分明在场。彼时沈御史一言不发,转头便将刑部呈上的定案文书驳回。这位沈大人,怎地竟有两副面孔?

思及另一件事,褚庭真更是气结于胸。

前些时日,沈之衡亲撰《罪公主书》,领衔弹劾公主。此文在寒门清流乃至市井坊间广为流传,早已飞出京畿之外。

褚庭真细读那篇《罪公主书》,看似辞锋犀利,字字诛心,细究之下,却处处暗藏回护之意。但是,百姓只道是一向刚正的沈御史为民请命,弹劾承嘉公主。

于是乎,如今局面便成了这般:民意汹汹,要求速速定罪;御史弹劾,敦促刑部结案;汪阁老明里暗里,施压坐实公主罪名。仿佛唯有他刑部,左右推诿,一拖再拖。

这是他褚庭真不想结案么?是他刑部办事不力么?分明是那都察院!是那沈御史!一次次驳回,要求补充证据!他褚庭真,可谓满腹苦水无处倾吐!

正当他愁肠百结,长吁短叹之际,一名属官仓皇闯入,急声禀报:“大人!不好了!刑部衙署外,此刻聚集了数十百姓,高呼要您还公主一个公道!”

褚庭真眼前一黑,险些栽倒。这又是唱的哪一出?

他颤声问:“哪……哪来的百姓?说清楚些!”

那属官面露难色,小心翼翼回道:“带头的自称是长安城而来,一共数十名,携有上万名长安百姓联名签署的请愿书,要为公主殿下陈情,要求您还殿下清白!”

听闻此言,褚庭真霍然起身,却又颓然跌坐回椅中,只觉胸口窒闷,气息难续,断断续续道:“快……快叫刘侍郎……去……去应付……本官……本官……”

话音未落,他头一歪,连人带椅轰然栽倒在地。

“大人!大人!快!快传大夫!!!”那属官也未见过这场面,嘶声疾呼。

自那日后,京城风云骤变,颇为热闹。

刑部那头,褚尚书与刘侍郎双双“病倒”,诸事无人主理,刑部上下得片刻清闲。公主一案,更是彻底陷入停滞。

而兵马司与大理寺这边却焦头烂额,疲于奔命,四处压下京中愈演愈烈的纷争。

自长安城那数十百姓入京,京城便如沸水入油锅,处处是口舌之争,动辄拳脚相向。

这边京城百姓高呼:承嘉公主奢淫无度,豢养男宠,勾结柔然,通敌叛国,罪不容诛!

那边长安百姓驳斥:一派胡言!公主在长安,居不过茅屋,衣不过八套,食与百姓无异!更是常施粥济贫,亲为诊脉,乃大凌少有的仁善公主!

京城百姓怒斥:尔等必是收买的奸细!

长安百姓信誓旦旦:我等在长安多年,事事亲见!若不信我等数十人之言,难道连这万民请愿书也不信?若再不信,大可遣人去长安查访!

于是乎,有京中百姓向长安亲友探问,竟证实无误。

如此争执数日,京中百姓渐有动摇之势——莫非……当真冤枉了公主?细想之下,公主回京后,除了与沈大人那点风月传闻,又携男宠张扬几回,确未见有何奢靡之举。

提及沈大人,又有百姓高呼:沈御史乃公正廉明的好官!我等信他!他既两度弹劾公主,公主必有罪!!!

此论调刚起,沈之衡便连夜挥毫,写下《罪己书》。文中直言,他近日听闻公主在长安旧事,深感或有误会,特为两次弹劾向公主致歉。

此文一出,满城哗然。舆论风向骤转,直指公主或蒙冤,不可草率定罪,唯待圣上出关圣裁!此风一起,刑部更是噤若寒蝉,一动不敢动。

妙笔娘子则趁势推出最新一话——《弹劾实为庇护?御史大人他甚爱!》

其间仍有零星声音坚称公主有罪,立时被斥为“收了黑钱,恶意构陷”!

与此同时,当年公主离京的真相,亦如涓涓细流,悄然自宫城中渗出。有宫人低语:当年公主并未推落小太子,实乃遭人构陷;钦天监谶言,亦为继后所为,只为逼公主离京。

此言一出,承嘉公主的遭遇顿惹满城怜惜。

说书人更是捶胸顿足,当场落泪——明昭皇后那般温婉良善之人,岂会教养出骄纵公主?当年必有冤屈!可怜殿下,八岁稚龄孤身离京,及笄之年又背负污名,心中该是何等凄苦?或许这才是她归京后纵情声色的缘由罢!

如此纷纷扰扰,争执了数日,转眼便到了公主入狱的第二十七日,亦是圣上闭关的第二十七日。

举城翘首,只待三日后圣裁。

————

都察院牢狱深处,沈之衡提一壶清酒,缓步踏入铁栅之内,为姜宁斟满一杯。他娓娓道来京中这数日风云变幻,但只字未提那篇《罪己书》。

末了,他目光深深凝视姜宁:“殿下这步棋,恐怕早已布下了?”

姜宁未置可否,只抬手端起酒杯,浅啜一口,复又抬眸,眸光悠远似穿透时空:“确实……很久了。”

或许,早在长安城那些年,她便已开始有意为之。

上一章 目录 停更举报 下一章
小说推荐: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大逃荒!全家齐穿越,手握空间赢麻了! 半生不熟 小领主 还爱他! 反派不想从良 非职业NPC[无限] 病美人和杀猪刀 灵卡学院 迷津蝴蝶 大宋市井人家 少女的野犬 和嫡姐换亲以后 在O与A中反复横跳 开局为神子献上名为“爱”的诅咒 从鱼 吃瓜吃到自己死讯 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 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拆迁村暴富日常[九零] 风月无情道 强者是怎样炼成的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姐姐好凶[七零] 肉骨樊笼 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快穿] 草原牧医[六零] 龙凤猪旅行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