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银锁链缠住圣旨
宋甜把暖阁的门帘一掀,李公公佝偻着背进来,捧着明黄卷轴,脸上堆笑:“圣上有旨——封御膳房宋氏女为三品御膳掌事,赐金锅一口,即日上任。”
殿内众人目光齐刷刷落在她身上。康熙端**,神色平静,眼里却有几分难得的松快,像是终于能给这丫头一个交代。
宋甜没谢恩,也没抬头。
她耳朵嗡嗡响,不是因为累,而是舌尖突然泛起一股咸腥味,像海风吹过腐烂的贝壳堆。
她猛地睁眼,视线扫过李公公手中的圣旨——墨迹乌亮,字字工整,可那股味道,和酸梅汤里的一模一样,和假药方上的毒气如出一辙,甚至更浓。
鲛人泪。
她喉咙一紧,膝盖一弯,直接跪了下去,动作比脑子还快。
“陛下!”她声音拔高,清亮得刺耳,“请暂勿宣旨!”
李公公手一抖,圣旨差点脱手。
康熙眉头一皱:“你又有何事?”
宋甜没答,右手迅速探入腰侧——那里挂着一条细长银链,原是查账时用来锁死毒册的证物链,冷冰冰的,一直没摘。
她手腕一抖,银链“唰”地甩出,像条活过来的铁蛇,直奔案上圣旨!
“啪!”
链子精准缠住卷轴两端,一圈又一圈,末尾扣环“咔”地咬死,把圣旨牢牢钉在紫檀案上,动弹不得。
满殿倒吸一口气。
李公公脸色煞白:“你、你这是做什么?!胆敢亵渎圣旨!”
宋甜伏地,额头抵着青砖:“奴婢以食材共鸣之术查验,此圣旨所用墨汁,掺入南海鲛人泪,三日内可致执笔之人手颤失语,十日则神志错乱,暴毙无声。
若今日宣读,毒气随气息扩散,不止奴婢遭殃,连陛下亲阅此物,亦难幸免!”
死寂。
连炭盆里的火苗都静了一瞬。
康熙缓缓起身,几步走到案前,一把夺过圣旨。他凑近深嗅,鼻翼微动,脸色一点一点沉下去。
身为批阅万机之人,他对御墨气味熟得闭眼都能分辨——此刻竟真有一丝极淡的咸腥,藏在墨香深处,若非她提醒,根本察觉不到。
“谁……动了朕的笔?”他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可每一个字都像砸在冰面上。
没人敢应。
宋甜仍跪着,肩背挺直:“奴婢斗胆,请旨彻查九门提督辖下文书进出。
凡近三日经手御前文房四宝者,无论官职高低,皆不可轻放。此毒非外人可入,必是内鬼作祟,且已渗透至御前。”
“放肆!”李公公尖声喝道,“你一介烧火丫头,竟敢质疑宫中规制?还锁了圣旨,形同谋逆!”
宋甜冷笑一声,抬眼盯着他:“那你倒是说说,为何每次出事,都是你亲手捧旨?佛跳墙那回是你,假药方是你送来的,现在这毒圣旨,又是你递到我面前——李公公,你是真忠心,还是被人当枪使?”
李公公脸皮抽了一下,后退半步。
就在这时,胤礽从殿角走出,玄色袍角扫过地面,一步踏在宋甜身前。
他没看李公公,也没看康熙,只抬手,“啪”地一声,将腰间玉佩摔在御案之上。
白玉碎成两半,裂纹如闪电。
“孤为她担保。”他声音不高,却震得屋梁微颤,“若有虚言,孤愿与她同罪。”
全场死寂。
康熙盯着那半块玉佩,眼神变幻莫测。他知道这孩子从不冲动,这一摔,是豁出去了。
片刻,他缓缓开口:“传九门提督,即刻封锁所有文书通道。
自三日前至今,凡进出御书房的纸墨笔砚,全部封存待查。涉事人等,一律拘押,不得走脱一人。”
“是!”殿外侍卫领命而去。
李公公瘫软在地,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康熙转头看向宋甜,目光复杂:“你可知,锁住圣旨,是杀头的大罪?”
宋甜叩首:“奴婢知道。可若今日不锁,明日陛下批折子时手抖落墨,太子爷议事时突然昏厥,或是奴婢做了饭端上去,全成了毒宴——那时候,再没人能救得了。”
她顿了顿,抬起头,眼睛亮得惊人:“陛下要的是真相,不是一场体面的葬礼。”
康熙沉默良久,忽然笑了下,笑得有点涩:“你这丫头……胆子比天大。”
他挥手:“解了锁链,把圣旨收回去。重新拟一道,用东宫**墨,由太子亲自监笔,掌印太监当场见证,不得经第三人之手。”
李公公哆嗦着上前解链,手指发抖,半天扣不开锁环。
还是宋甜自己伸手,轻轻一拨,银链“哗啦”落下。
她收回链子,缠回腰间,动作利落。
胤礽低头看了她一眼,低声道:“撑得住?”
她点点头:“死不了。”
康熙忽然问:“你怎知这毒藏在墨里?”
宋甜摸了摸腕上的银镯:“食材会说话。有毒的东西,味道从来藏不住。”
康熙盯着她,半晌,轻声道:“你比那些天天喊‘忠君报国’的人,更懂什么叫护主。”
话音未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