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生死抉择!
按照周毅对自己亲舅舅的了解,许英才是绝不会干出这种临时砸人前程的事。
自洪灏上台,他有种预感,这后台乃是徐门首辅的巡抚大人,必将会在山西干出一番名堂来,他跟自个舅舅对上也是早晚的事。
官场上,没有对错,只有立场。
许英才的背后是皇帝,但皇帝用刀,也要看砍下的这块肉是谁。
朝局拉扯,中书省尚未裁撤,仍需要势力强大、门生故旧遍布天下的首辅大人与中书省上下打擂台。
这个节骨眼上出事,与其说是奔着他舅舅许英才,不如说上面,或者是京城方向,又有了其他动向。
若不然,山西这等比邻边境、并非中原腹地的省份,是绝不会叫上头的人如此争抢。
考前乱糟糟一片,一张告示,砸碎了日夜苦学三年的所有外籍学子的美梦与前途。哭天抢地、捶胸顿足者有之,痛骂山西省衙门卸磨杀驴、不成人的更是一大片。
本届山西乡试报名人数,为历届之最。
按时辰,这会儿该放鞭、鸣号,开始唱名检查了,可贡院前方却迟迟没有动静。
贡院班房内,杨士庸紧闭双眼,老头俨然已经睡着了。
大宗师张栋踱步屋内,屡次看向窗外,却迟迟没能等来号角之声,他有些焦急。本次大宗师之名,乃是圣上钦点,他肩负为山西挑选国家栋梁的重任。
便是心中知道此行不会这么顺利,但临了出事,也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洪灏倒是泰然自若。
乡试开考,巡抚大人与学台大人必须坐镇。杨士庸年岁大熬不住睡着了,他更是没事儿人一样——因为他压根就知道今日会发生什么。
果然没过多一会儿,差役匆匆跑进来,满头大汗,语气焦急:“大人不好了,那些外地学子闹起来了!”
“什么!”
张栋等考官自入帘亮轿之后,再没跟任何人接触,自然不知前方发生了什么。
“一帮学疯了的考生,大邕律法也不知读到哪里去了!”洪灏闻言并不当回事,笑了一声道,“吩咐下去,带官兵驻守贡院,再有**者一律抓起来,不论身份!”
“抓起来!”
张栋一听就炸了:“洪大人!这些学子乃是乡试考生,各个都是秀才功名,他们来日乃是我大邕朝廷的栋梁之才。本官不信,他们会无缘无故在马上考试时,在贡院前**!”
“如此鲁莽就要派兵抓捕考生,你难道不怕得罪天下的读书人,被西北学子口诛笔伐吗!”
怕!怎么能不怕!
这天底下,小人、女人不能得罪,在此之上,读书人更是不能得罪。一旦记仇,一根笔杆子能把你骂上千年。
洪灏缓了缓呼吸,定睛瞧着本届圣上钦点的大宗师,再想到徐首辅前几日来的密信,顿时觉得这张栋是个二百五——他们本就目的一致,临到阵前,搅什么乱子!
洪灏耐着性子道:“马上就要乡试,本官一切举动都是按律行事,便是告到御前,也是分毫没错。大宗师还是稍安勿躁,且等唱名检查结束,正式开考吧!”
丛元林与刘钊,两个副考官,临行前已经被徐门之人打点完毕。
他们是国子监的官员,并非翰林院那等地方。要想在贵胄子爵遍地的国子监混,察言观色、平衡利弊是基本功。他们小心觑了一眼一根直肠子的张栋,纷纷收声不语。
“按律行事?到底出了什么样的事,要在马上乡试的节骨眼上,下令官兵捉拿考生!”张栋心底里记着徐首辅给的任务,但仅限那一样,除此之外,一切都要按照正常的科举规矩进行。
张栋道:“洪大人!你必须得给我个解释!”
洪灏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心底骂了句脏话。
而前头,外籍考生疯了一样在贡院门前骂天骂地,将贡院大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别说唱名的差役,就连赶来的官兵他们也是毫不惧怕。
“我等犯了什么错!”
“大邕朝廷律法明文规定,但凡外省有亲属者,只要双方答应,皆可借籍到其他省考试!”
“收我们借籍文书钱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