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第 26 章
第二十六章蒙古夺宝
生日宴后第三天,张晨光起床,正要去练剑,仆人前来,说岛主召唤,张晨光放回宝剑,来到前堂大厅,只见父母和两个哥哥已经落座,那个长年累月在山洞里练武的怪二叔也在座,张晨光一进来,只觉得气氛凝重,上前躬身行礼,自行落座,张志远道:“晨光,今日叫你来,是有件大事要告诉你。”张晨光答道:“请父亲训示。”张志远道:“晨光,你可知,你父母是谁?”张晨光闻言,不由得一愣,道:“孩儿的父母不是您和母亲吗?”张志远摇摇头道:“晨光,其实你姓唐名晟,你的亲生父亲是圣火教教主唐旭儿,母亲名叫龚雅莲,我和你母亲其实是你的姑父姑母。”张晨光一听,大吃一惊,忙问唐玉儿:“娘,这是真的吗?”唐玉儿泪如泉涌,点了点头,张晨光看到母亲如此模样,脑海中闪过无数往事,从小到大,爷爷奶奶父母哥哥从未叱责自己一声,每次自己练武稍累一点,母亲都是宠爱心庝,动不动就抱着自己流泪,自己当时总以为母亲怜惜自己体弱,没想到母亲是睹自思人,想念起自己的父亲,张晨光稳稳心神,问道:“那孩儿的亲生父母,现在何处?”张志远叹口气道:“晨光,你可知道这位二叔是谁?”张晨光摇摇头,道:“从小到大,爹娘都让我喊他二叔,我不知道二叔的真实姓名和身份。”张志远道:“二叔名叫沈云,是你爷爷的徒弟,是你父亲的师弟,是他将你带到了岛上,当年的事,还是让沈叔叔告诉你吧。”一旁的沈云,缓和一下心情,便把十八年前,唐晟出生当天,圣火教遭遇突袭,教主唐旭儿托孤后,夫妻俩以身殉教,几百教众也一并遇害,一一道来,张晨光听完,只觉气血上涌,一阵头晕目眩,昏倒在地,大家慌作一团,连忙施救,张晨光悠悠醒来,只见姑姑正抱着自己,放声痛哭,张晨光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张志远等妻子和张晨光平息心情后,道:“晨光,你已年满十八周岁,你是唐家唯一骨血,自当让你认祖归宗,如果你要为父母报仇,重振圣火教,可谓危险重重,千难万阻,如果你不愿回中原,可依旧在南海,和我们一同生活。”张晨光听完,对着张志远夫妇拜倒叩首,道:“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孩儿岂能苟活世间,我既是唐家子孙,纵然粉身碎骨,也要重振圣火教,为父母报仇。”张志远等人听的此言,心想这孩子虽刚成年,骨子里倒是遗传唐旭儿的坚毅,唐玉儿也是百感交集,既担心复仇之路艰辛,又欣慰弟弟后继有人,唐玉儿思前想后,站起身形,来到张志远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张志远大惊,连忙站起身形,要扶唐玉儿起身,口中道:“夫人何故如此?”唐玉儿却执意跪地不起,泪眼汪汪道:“夫君,晨光年幼,背负父母血仇,又要重振圣火教,千险万难,都要担负,我们夫妻三十年,我只求夫君答应我一件事。”张志远连忙道:“夫人请讲。”唐玉儿道:“我知道张家祖先曾立誓不再过问中原之事,但晨光自幼是我们抚养长大,如同张家子孙,我只求夫君答应我,如果晨光遇到生命危险,要让两个哥哥予以援手,保住晨光性命。”张志远心想:“晨光此去,危险重重,他刚成年,如果自己的两个儿子不帮扶一把,只怕这孩子有去无回,想到此处,张志远道:“夫人,我答应你,但皓光晓光只负责保护晨光性命安危,不插手圣火教重振事宜。”唐玉儿知道,今天所求,已经让丈夫为难,丈夫念及这么多年夫妻感情,和把晨光视为己出的情份,答应让两个儿子保护晨光生命安全,以后自然免不了让两个儿子常入中原,已经是有违祖训,唐玉儿感激丈夫恩义,只能频频向丈夫叩首,皓光晓光和晨光见母亲如此,也跟着母亲下跪,尤其是张晨光,更是感激姑妈恩义,伏在地上叩首不止,张志远拉起妻儿,让几人坐下,道:“晨光,从今天开始,你姓唐名晟,父母的血海深仇,重振圣火教的重担,就要靠你来背负,过几日你随沈叔叔重返中原,这些年,偷袭圣火崖,伤害你父母的贼人,消失的无影无踪,虽然我派人多方打探,也不见他们踪影,青龙会嫌疑最大,在圣火崖惨变当天,青龙会一众首脑都在少林寺为华山决斗死去的人做法事,虽然有不在场的证据,但是这件事,我总感觉十分蹊跷,青龙会一众首脑为什么要大老远去少林寺做法事?少林寺是武林各大门派之首,青龙会可能就是为了制造他们不在场的证据,而故意去少林寺做法事,圣火崖惨变,很可能是公孙世家或者青龙会收买勾结其他帮派所为,你回中原后,听沈叔叔安排,先聚拢教众,设法找到其他几位圣火天尊,聚齐九枚天尊令,然后再回圣火崖总舵,设法收伏凌风,坐上教主之位,圣火教五行卫,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名震天下,等你聚齐圣火教得力人手,掌握了五行卫,再想办法搜寻杀父仇人。”唐晟道:“孩儿牢记在心,谨遵父亲教诲。”张志远又道:“如今武林江湖中,帮派林立,少林武当昆仑点苍长白峨眉为六大派,加上丐帮和圣火教,合称为当今武林八大门派,公孙上官宇文南宫为武林四大世家,其中宇文世家成立了青龙会,当年在华山绝顶,青龙会的上一任会主宇文山率领手下四魔四煞,和你爷爷唐思源率领的圣火教八大法王决斗,双方全部战死,无一幸免,虽然现在青龙会明面上的当家主事之人是宇文峰宇文秀兄弟,但是实际上,很多大事都是他俩的母亲,青龙会的老夫人公孙芳在做主,这公孙芳是公孙世家上一任家主公孙宝的亲妹妹,现任辽东龙城镇北侯公孙荣的亲姑姑,公孙芳不但剑术高超,而且阴险毒辣诡计多端,日后与青龙会对敌,务必要小心提防公孙芳的阴谋诡计,这青龙会无恶不作臭名昭著,天怒人怨罄竹难书;最近这十几年,在青海湖一带崛起一个白虎帮,以贩卖青海湖私盐敛财,发展势头极猛,不但青海湖和祁连山一带,连河西走廊 也都在白虎帮势力范围之内,据我派人调查,白虎帮一众首脑姓何,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和祁连山张氏一族关系却非常密切,很多张氏子弟都加入了白虎帮,而且白虎帮和公孙世家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当年的圣火教烈火天尊雷清朗是武当派华阳道长高徒,下了圣火崖后,去京城发展,统一南北商会,并成立了玄武堂,据说成立之初,和青龙会也多次发生明争暗斗,雷清朗是武当派华阳道长高徒,背后有武当派撑腰,北商会的会长邓忠,是少林寺真传俗家弟子,少林寺自然也不会袖手旁观,所以青龙会偷鸡不成蚀把米,铩羽而败,雷清朗凭借南北商会的财力,为玄武堂招揽了很多江湖高手,为南北商会的生意保驾护航,玄武堂也因此一跃成为燕云一带势力最大的帮会;当年的圣火教紫木天尊沐平番是云南沐王府二公子,也是点苍派高徒,回云南昆明后,为了剿灭云南的青龙会,成立了朱雀门,将云南的青龙会分舵彻底铲除,沐王府乃是朱明朝廷镇守云南的封疆大吏,王侯之家,沐家军更是威震交趾,缅甸,澜沧诸国,有沐王府暗中撑腰,朱雀门在云南江湖一家独大,雄霸一方傲视西南;虽然青龙会和白虎帮,幕后主使和后台可能都是公孙世家,但是玄武堂和朱雀门却是当年圣火教的两位天尊创立,以后你务必团结玄武堂和朱雀门,让他们帮助你重振圣火教,南宫世家威震巴蜀,和峨眉派一向交好,为巴蜀武林领袖,当今武林江湖中,流传一句话:四海龙王,陆龙为大,这四海龙王指的是东海蛟龙徐思华,姑父承蒙武林中人抬爱,被称为南海神龙,西海苍龙混元法师,北海冰龙上官杰,和陆上龙王公孙荣,东海蛟龙徐思华是当年鄱阳湖三蛟中的老大,玉面蛟徐必先的后人,当年在鄱阳湖之战中,徐必师兄弟反出陈友谅大营,后来带两个师弟和族人,远赴海外琉球国,这位东海蛟龙徐思华,内抗明军外御倭寇,在东海一带,是响当当的人物,徐思华手下四个师弟:翻天蛟董明,倒海蛟董亮,兴风蛟秦威,破浪蛟秦猛,不但精通水性而且武艺超群,手下部众都是当年徐必先带去族人的后代,一个个武艺高强,水中本领更是非凡,雄踞琉球威慑东海;西海苍龙指的是西藏混元寺内,有一位鼎鼎大名的混元法师,一身混元气功出神入化,是西藏番王三代国师,这位混元法师,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医术高明,为人光明磊落,处事仁心侠义,在西藏一带,德高望重,极受牧民爱戴景仰,所以被称为西海苍龙;
北海冰龙上官杰,先祖上官林,在铁木真时代,就为蒙古人效力,后来上官林之子上官胜,帮助忽必烈平定中原,得封地于北海,当年上官世家的家主上官英,被元朝封为神戟无敌大将军,他率十万蒙古精锐铁骑围困我太爷爷张士诚大吴国都府隆平府,被你太爷爷唐正阳和我爷爷张仁凤联手击败,上官英与你太爷爷唐正阳交手时,被你太爷爷打伤,逃回北海,现在的上官世家家主就是上官英的孙子上官杰,上官杰家传一对乾坤玄铁双戟,内外双修,不但戟法霸道精奇,而且内力深厚已然出神入化,打遍北国无敌手,称雄北海威震一方,纵横天下数十载,从未有过败绩,被称为北海冰龙,听说他有两个孩子,老大名叫上官龙,老二名叫上官凤,一身武艺,已经尽得上官杰真传,江湖人称北海双骄,乃天下武林江湖中,是屈指可数的翘楚英杰;
陆龙称王指的是辽东龙城镇北侯公孙荣,公孙世家崛起于三国年间,几代人呕心沥血,历时数十载,在辽东地区建立燕国,其先祖公孙渊自封燕王,鼎盛时期,拥兵二十万,雄霸辽东,并占据高丽西北之地,后来因为与曹魏对抗,被司马懿率军所灭,但公孙世家族中子弟武艺高强,剑法出神入化,燕国虽然被灭,但是公孙氏族中有很多子弟逃脱,公孙氏的家传剑法,源远流长,早在唐朝玄宗年间,公孙世家的公孙大娘,以西河剑器,剑器浑脱等剑舞名震天下,当时玄宗朝有位大将军裴旻,乃玄宗朝鼎鼎大名的金吾将军,武艺高强智勇双全,手中一柄七星剑,勇冠三军,纵横天下,为玄宗朝第一剑术高手,唐朝大诗人王维曾经作诗称赞:赠裴旻将军: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据说有一次裴旻观看公孙大娘的剑舞后,大加赞赏,于是就与公孙大娘切磋比试一番,裴旻将军剑法气势恢宏威猛霸气,公孙大娘剑法却是刚柔并济变化万千,双方切磋比试了许久,竟是势均力敌不分伯仲,正是棋逢对手难相胜,将遇良才不敢骄,二人彼此钦佩一见如故,于是焚香结义为异姓兄妹,公孙大娘不但剑术通神,而且冰雪聪明,和裴旻切磋比试过后,回去潜心演练,创下一套冠绝一时的精妙剑法:《裴将军满堂势》,以裴旻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威猛剑法为基础,再加上公孙大娘剑法中的攻防兼备,柔韧绵密的精巧之势,所以这套剑法水火相济阴阳合一,灵活翔动刚柔有度,数百年来,都被公孙世家视为看家绝学,公孙世家自燕国被司马懿率军消灭后,后世子孙在辽东崇山峻岭之中蛰伏数百年,休养生息,元朝末年,当时的公孙世家当家人公孙文,公孙武兄弟趁着天下大乱,率领族中子弟兴兵作乱,占据了辽东一带,成为辽东之地一方霸主,兄弟二人不但本领出众武艺高强,而且文韬武略深谋远虑,在明朝朱元璋北伐之时,兄弟二人畏惧朱元璋兵多将广势力庞大,审时度势之后,率领辽东一带势力投靠朱元璋,然后自带兵马粮草,帮助朱明朝廷北伐,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公孙文又将妹妹公孙燕和大批金银珠宝进献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得了美女和大批金银珠宝,自然对公孙文青眼有加,公孙燕入宫不久后,又为朱元璋生下一个儿子朱桂,因此被封为皇贵妃,因公孙家族久居东北,在东北地区,属于地头蛇一般的存在,朱元璋为了防范蒙古人南下,同时为了抵御高丽和女真,于是颁下诏书,命公孙世家镇守北疆,世代受封镇北侯,后来朱元璋杀戮功臣时,公孙家处处小心,加上公孙燕在宫中受宠,所以得以幸免,朱允炆削藩时,公孙世家两不相帮,置身事外,等到朱棣登基后,为考虑东北稳定,对公孙家族加以笼络,不但让公孙世家继续官居原职,镇守北疆,而且多加恩宠封赏不断,公孙世家在辽东龙城一带,苦心经营几百年,本来就根深蒂固势力庞大,现在又得朝廷恩宠,位居王侯,不但富可敌国,而且权势滔天,加上皇贵妃公孙燕之子代王朱桂,身为朱明朝廷皇子皇弟皇叔,他的正妃徐氏,乃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皇后的亲妹妹,所以朱桂极得恩宠权势滔天,他在朝堂之上为公孙氏结交朝廷大员,因此这公孙荣比东海蛟龙徐思华,姑父,西海苍龙混元法师,北海冰龙上官杰,更多了几份权势和富贵,所以武林中人称公孙荣为陆上龙王,如今公孙荣既是公孙世家家主,又是朱明朝廷钦封的第三代镇北侯,虽然是八面威风踌躇满志,公孙荣兄弟五人,老大公孙荣世袭镇北侯,二弟公孙武,三弟公孙富,四弟公孙贵也被朱明朝廷封为将军,还有个老五叫公孙玉,但是这么多年,无论朝堂官场,还是武林江湖,都没有老五公孙玉的任何消息,我虽然派人多方打探,却是毫无公孙玉的踪迹,公孙世家雄踞辽东这么多年,连买带抢巧取豪夺,得到很多人参鹿茸,让族中子弟服用,养气培元,所以族中子弟武功内力精进,人才济济高手如云,无论是武功权势,还是财富人才,在四大世家和八大门派中,实力最为雄厚,为武林第一世家,公孙世家祖传剑法,不但精美绝伦,而且别具风格,武林中人练习武艺,讲究的是勤学苦练,熟能生巧,一招一式,都要一板一眼,不可有丝毫偏差,但是公孙剑法却另辟蹊径,据说公孙剑法练到高深处,讲究的是步身协调一致,剑式随意洒脱,身随心动,剑随意走,内外兼修,人剑合一,剑似龙蛇飞天意,心怀山海任我行,以无招胜有招,以随机应变的灵活运用之招,应对一板一眼的刻意拘泥之式,镇北侯公孙荣身为公孙世家家主,自然是尽得祖传剑法的精髓,剑法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加上他又大量服用人参鹿茸养气培元,所以内力雄厚。隐然是中原武林屈指可数的顶尖高手,所以江湖中又流传几句话:四海之龙,龙王为大,剑法通神,陆龙为尊,天羽修仙,公孙称霸!金鹏不出,谁与争锋?这几句话中的天羽修仙和金鹏,指的就是你们的四祖师爷金翅大鹏叶天羽。”说到这,张志远夫妻相视一眼,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夫妻二人心里清楚:“此次唐晟返回中原,想为父母和教众报仇,但是公孙世家和青龙会势力庞大,如日中天,唐晟此去,定然是千险万阻,九死一生。”张志远接着道:“至于白虎帮,玄武堂,朱雀门,如今也是兵强马壮,在江湖上,也是称雄一方,实力也不容小觑,圣火教这十几年来,你小姑姑唐兰儿,和凌风成亲后,后来几年,生了一儿一女,就把教主之位,给了凌风,凌风当了圣火教教主后,借口圣火教因为当年惨变,大伤元气,而青龙会又有不在场的证据,所以这些年不但没有对青龙会展开报复,反而对青龙会在西北诸省大肆进行的□□买卖不管不问,此次你回到中原后,要多结交武林中侠义之士,凝聚力量,日后才能消灭青龙会和他的幕后主使,为你父母报仇,重振圣火教。”唐晟连连点头,道:“孩儿知道了。”张志远又道:“此去中原,首先要取得少林派的支持,中原武林正派,以少林为首,只要能争取到少林寺的支持,你们会事半功倍。”唐晟道:“姑父,现在的少林寺方丈,与我并不相识,如何肯倾力相助?”张志远道:“当年蒙古人入侵中原,建立元朝,江湖侠义之士奋起反抗,蒙古人知道少林武当是中原武林的泰山北斗,为了削弱中原武林,所以派兵抢了少林镇寺之宝易筋经,武当镇派之宝三丰笔记,这两部秘籍,现在流落在北元首府和林,被现在的蒙古大汗也先窃为己有,听说蒙古大汗也先在首府和林,建立九层高塔,塔前摆下擂台,由他长子巴尔库虎和两位国师坐镇,也先的两位国师,就是北海冰龙上官杰的两个孩子,江湖人称北海双骄的上官龙上官凤,听说也先之子巴尔库虎也出自北海冰龙上官杰门下,是上官杰的关门弟子,天赋异禀力大无穷,被蒙古人称作虎王,也先公告天下,擂台比武,胜者可取塔中武林秘籍,但是蒙古人生性狡诈,这其中定然有阴谋诡计,但自古以来,富贵险中求,我让你的两个哥哥,陪着你和沈叔叔前去和林,找机会夺回两部秘籍,现在的少林方丈本空大师,是上一任方丈玄业大师的大弟子,当年圣火教赤金天尊圆慧就是本空方丈的亲传弟子,本空大师原来也和你父亲相识,如果能从北元首府和林夺回易筋经和三丰笔记,你和沈叔叔家将易筋经送回少林寺,本空大师定然会助你一臂之力!武当派现在的掌门人是当年华阳道长的大弟子杜清泉,人称清泉道长,和你父亲也认识,你将三丰笔记归还武当,他定然也会助你一臂之力,他的师弟雷清朗就是当年圣火教烈火天尊,也是现在燕赵一带最大的帮会玄武堂堂主。”唐晟道:“孩儿知道了。”张志远又道:“晟儿,灵真子前辈所留宝剑,是昆仑派镇派之宝,你不可擅用,以免有所损伤,昆仑派老掌门黄向东已经作古,现在的掌门人是他的大弟子郑天英,日后你去昆仑派,将诛妖剑谱和宝剑归还给昆仑派,顺便请郑天英的师弟,也就是圣火教当年的碧水天尊宋天雄,帮助你们共商大事。”唐晟连连叩首道:“多谢姑父,多谢两位哥哥。”张志远又对沈云说:“沈兄弟,晟儿此去,千难万阻,凡事有劳沈兄弟多多费心,谨慎行事。”沈云答道:“姐夫放心,沈云自当万事小心,誓死守护晟儿周全。”张志远点点头,又对唐晟道:“晟儿,我已让你哥哥从库房取了十万两银票和一些南海珍珠,你随身携带自用,库房中还有百粒南海明珠,日后你回圣火崖时换成金银,作教务之用。”唐晟知道,这百粒南海明珠,是张家几代人,在南海寻得的极品,每粒价值百两黄金,当即拜倒在地,道:“姑父,这百粒南海明珠,是张家宝物,晟儿万万不敢收下。”张志远夫妻相视一眼,心想这孩子不愧是唐旭儿之骨血,对价值万两黄金的百粒明珠竟毫不动心坚决不收,是个干大事的英雄侠义风范,张志远道:“我和你母亲,已经和你两个哥哥说过了,他们也都同意,日后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你就不必推辞了。”唐晟心想:“我已经认祖归宗,回归唐姓,怎能贪图张家宝物,男子汉大丈夫,自当自己建功立业,姑父姑姑一片好意,我先答应,日后自己不取便是。”想到这,唐晟又拜谢张志远夫妇和两位哥哥厚爱。
第二天一早,唐晟和沈云,张皓光张晓光一行四人,备好行李,张志远夫妻带着两个儿媳,几个孙子孙女,来为四人送行,唐玉儿已是抑制不住情感,泪流不止,拉着唐晟的手,千叮咛万嘱咐,张皓光发出啸声,招来四头南海巨鹰,唐晟和沈云,张皓光张晓光四人骑上巨鹰,直奔和林而去。
话说北元首府和林,现在的蒙古大汗为也先大汗,也先性格残忍暴烈,为了统一蒙古,四处派兵讨伐蒙古各个部落,顺者昌,逆者亡,很多被也先镇压的部落,不愿归顺也先,于是聚集在燕然山一带,燕然山现在叫杭爱山,位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西南,东南走向,是一座绵延七百公里的巨大山脉,一年四季雨水充沛,水草丰美,因此,古代的游牧帝国往往会建都于此。燕然山作为汉族抗击匈奴的前线,频繁出现在古诗中,例如王维《使至塞上》“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李白《发白马》“倚剑登燕然,边峰列嵯峨”等。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名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借用的便是《燕然山铭》刻石之事。
这些不愿意归顺也先的部落,在燕然山占山为王,落草为寇,抗击也先的暴政,为首五人称为燕然五虎,老大上山虎巴图,老二下山虎苏日格,老三出林虎吉尔布,老四跳涧虎桑杰,老五踏峰虎哲木台,这五虎,聚拢了两千部众,在燕然山为匪,不听也先号令,处处与也先作对,也先虽然多次派兵围剿,但五虎武艺高超,手下部众又十分勇猛,所以也先多次征剿,也无功而返,这燕然五虎在燕然山,日子过的是逍遥自在,这日,五虎正在聚义厅喝酒,一名手下匆匆进来,拱手施礼道:“五位当家的,离我们燕然山东面三十里开外,有一帮团队,赶着几千只羊,几百头牛,近百匹骏马,正在缓慢前行。”老大上山虎巴图问道:“你可打探清楚,这帮人是什么来头?”手下回道:“听说是也先的儿子巴尔库虎,从北海上官世家学艺归来,也先为了给他儿子接风,设宴邀请部落首领,所以各地的部落都派人送去贺礼,这批牛羊是燕然山东面的木林部落,送给也先儿子的贺礼。”上山虎巴图又问道:“你可曾打探清楚,送贺礼的有多少人?”手下回道:“送贺礼的,加上驱赶牛羊的,大概有两百人,我们远远望去大部分都是一些牧人,只有极少数的骑兵护卫。”上山虎巴图道:“好,这次木林部落给也先儿子的贺礼,我们偏要把这贺礼抢来,让也先不痛快,哪位兄弟愿意带人前去?”老二下山虎苏日格站起身,道:“大哥你在山寨中休息,我带三弟,四弟前去,上山虎巴图道:“好,你带三弟,四弟和一千名部众前去,如果有什么情况,及时发讯号,我和五弟定会前去支援。”老二下山虎苏日格呵呵一笑道:“大哥,你放心好了。”说罢,带领老三出林虎吉尔布,老四跳涧虎桑杰,点了一千名部众手下,出了山寨,直奔东面而去,大约行了半个时辰,看到远处有一个团队,驱赶着几千只羊,几百头牛,近百匹骏马,正在缓慢前行,下山虎苏日格一声号令,一千部众分作两路,挥鞭驱马左右夹击过去,那护送牛羊的两百多人,哪里见过这阵势?”没等到这一千人骑兵形成包围,已经扬鞭驱马,望风而逃,下山虎苏日格,出林虎吉尔布,跳涧虎桑杰,都哈哈大笑,命令手下将牛羊骏马归拢,然后驱赶回燕然山山寨,走到半路上,忽听号角吹起,只见前面有上千兵马杀出,打的正是也先的旗号,出林虎吉尔布,跳涧虎桑杰忙问下山虎苏日格:“二哥,你看这怎么办?”是也先的兵马。”苏日格道,他们也不过千把人,你们发出信号,让大哥和五弟带领兵马前来支援,我们来一个前后包夹,定然杀的也先部众,屁滚尿流。”出林虎吉尔布命人发出讯号,然后命令手下严阵以待,再说这上山虎巴图在山寨中,接到手下来报:“大当家的,几位当家的,已经把牛羊抢到手,现在也先的部队大概有千余人,正在拦截二当家等人。”上山虎巴图道:“你打探清楚了吗?”他们只有千余人?”周边有没有其他的埋伏?”手下道:“据探马来报,周边并没有其他人马,只有也先的一千部众。”上山虎巴图对老五踏峰虎哲木台道:“五弟,你点齐兵马,我们从后面包抄,定要将也先的部众杀的片甲不留。”老五踏峰虎哲木台得令,点齐了山寨中剩余人马,只留下一些老弱残兵看守山寨,上山虎巴图和老五踏峰虎哲木台率领人马,快马加鞭,功夫不大,已经到了也先部队的后方,远远望去,只见老二下山虎苏日格,老三出林虎吉尔布,老四跳涧虎桑杰,率领手下正严阵以待,和也先的部队对峙,双方还未开始交战,老二下山虎苏日格,老三出林虎吉尔布,老四跳涧虎桑杰见到大哥五弟率领人马前来支援,不由得斗志昂扬信心大增,下山虎苏日格命手下吹起号角,准备发动攻击,正在此时,忽见上山虎巴图和老五踏峰虎哲木台人马后方,密林中又蹿出来两千兵马,双方变成相互包夹之势,上山虎巴图一见,虽然心中有些吃惊,但是心想,自己的四位兄弟都身手不凡,勇猛过人,手下两千部众也都是久经沙场,能征善战,也先的骑兵虽然人多,但也不足为惧,只见敌方阵营驶出三匹战马,为首三人端坐马鞍,其中有个少年大声喊道:“上山虎巴图何在?”上前答话。”上山虎巴图带着几个随从驱马上前,道:“你大爷巴图在此,你有何话说?”那少年微微一笑,道:“巴图,你可知道我是谁?”上山虎巴图冷冷一笑道:“你是何人?”竟敢来我燕然山挑衅。”少年答道:“我乃也先大汗长子巴尔库虎,今天我奉劝你们一句,放下兵刃,立刻投降,免得丢了性命。”上巴图哈哈大笑道:“就凭你这个毛头小子,乳臭未干,有什么本事敢说此大话?”巴尔库虎道:“巴图,既然你不愿投降,那么我们就阵前相见,本王子和你单打独斗,让你看看本王子的厉害。”上山虎巴图久经沙场,哪里会怕巴尔库虎一个毛头小子,大声道:“不知死活的毛头小子,待我取了你的狗命。”说罢,正要上前,老五踏峰虎哲木台道:“大哥,这小子乳臭未干,只会吹牛放屁,让我去取了他的狗命。”巴图道:“好,兄弟小心!这踏峰虎哲木台,原来是蒙古的一个猎人,因为部落被也先打败,族人也被也先杀了精光,所以加入了燕然山,想为族人报仇,踏峰虎哲木台身高八尺,膀大腰圆,力大无穷,使的是一柄六十斤重的开山巨斧,踏峰虎哲木台驱马上前,话不多说,抡起巨斧和巴尔库虎战作一团,巴尔库虎也不甘示弱,将手中的两柄熟铜虎戟挥舞的是虎虎生风,巴尔库虎身后两人,一个是三十岁左右男子,中等身材,相貌堂堂,一个二十六七岁,眉清目秀,也是男装打扮,看上去身材有些娇小,两人气定神闲的在一旁观战,踏峰虎哲木台和巴尔库虎两人来来回回打了七八十个回合,踏峰虎哲木台心中发虚,心中暗想,这小子也就十八九岁,怎么这么大力气啊?”一般人给我的开山斧十几招,就会被砸趴下,这小子接了我几十招,竟然面不改色,看来这小子是天生神力!巴尔库虎又接了几招之后,哈哈大笑道:“上山虎,看来你的兄弟不管用啊,让你看看本王子的厉害。”说罢,手中一对熟铜虎戟使出一招蛟龙出海,带着破风之声刺向踏峰虎哲木台,踏峰虎哲木台不敢大意,连忙用斧招架,巴尔库虎又使了一招石破天惊,哲木台奋力用巨斧封住攻势,巴尔库虎得势不饶人,双戟挥动,将霸王卸甲,杀神破碎,盘古开天,精妙招数连连使出,踏峰虎哲木台用开山斧,连接带挡,已经是狼狈不堪,频频遇险,上山虎巴图见势不妙,连忙驱马上前,准备夹击巴尔库虎,后面观阵的年龄稍大男子,一举手中两柄鎏金龙戟,将上山虎巴图截住,巴图道:“你是何人,竟敢挡住大爷的去路,快快滚开!免得丢了性命。”那男子呵呵一笑道:“上山虎,我是北海上官世家上官龙。”巴图从小在漠北长大,早就听说北海上官世家的厉害,当年在元朝时期,北海的上官英被元朝册封为无敌大将军,手中一对乾坤玄铁戟,招数精妙,变化无穷,是元朝的第一猛将,听说这上官龙是当年无敌大将军上官英的重孙,在北海一带,是鼎鼎有名的武林高手,不想今日竟随着也先儿子巴尔库虎而来,巴图道:“上官龙,我们兄弟与你北海上官世家向来井水不犯河水,你们为何要帮助也先和我们兄弟厮杀?”上官龙道:“上山虎,你还不知道吧?”巴尔库虎是我父亲的关门弟子,八岁到了北海学艺,学了整整十年,如今武艺已成,也先大汗命人重金礼聘请我兄妹二人,为大元国师,所以我兄妹二人,陪着我师弟巴尔库虎,来到大元首府和林,你们在燕然山纠结部众为匪,抢夺周边部落牛羊财物,我兄妹二人既然身为大元国师,自然要为部落民众安居乐业着想,将你们铲除,你们识相的,放下兵器投降,我可以为你们求情,保全你们性命,如果冥顽不化,今日就要将你们杀的片甲不留。”上山虎巴图哪里听得进去,一举手中钢刀,道:“上官龙,既然你要助纣为虐,那我们就手底下见真章。”说罢挥动手中钢刀,与上官龙战作一团,这边的踏峰虎哲木台被巴尔库虎手中一对熟铜虎戟打的是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一招不慎,被巴尔库虎一戟刺中,惨叫一声跌落马下,上山虎巴图看见,眼都红了,将手中钢刀使得狂风暴雨一般,恨不得一刀将上官龙砍死,但上官龙是何等人物,避过巴图锋芒,沉着应对,三十几招过后,上官龙找到破绽,手中鎏金双戟如猛虎出林,蛟龙出水,一戟刺中巴图,上山虎巴图惨叫一声跌落马下,手下的部众一看,两个首领都被杀死,吓得是连忙逃窜,那边老二下山虎苏日格,老三出林虎吉尔布,老四跳涧虎桑杰,想过来支援,可是被也先手下的部将率骑兵拦住,此时也正在厮杀,老二下山虎苏日格远远看见大哥,五弟已经丢了性命,心中慌乱,连忙大声呼喊老三出林虎吉尔布,老四跳涧虎桑杰道:“三弟,四弟,现在不宜久战,大家跟我一起冲出去。”老三出林虎吉尔布,老四跳涧虎桑杰也看到大哥五弟已经战死,也连忙招呼手下部众,跟着二哥下山虎苏日格奋力冲杀,突围而去,蒙古人作战,学的是成吉思汗战法,讲的是围猎战术,也就是古代兵法中常用的围三缺一,眼见燕然山群匪,如疯魔一般突围,两队骑兵往边上一闪,让开了一条口子,苏日格带领三弟四弟和剩下的上千部众,驱马就逃,巴尔库虎一声令下,命令手下骑兵在后面追击,燕然山众匪此刻已经无心抵抗,只想拼死逃命,,巴尔库虎率领骑兵,一边紧追不舍,一边不断放箭,蒙古人弓马是天下一绝,燕然山众匪不断有人中箭跌落马匹,苏日格兄弟等人身后,逐渐只剩下两三百部众,眼见前方有一片密林,苏日格连忙率领三弟四弟和剩下的部众,驱马躲进树林,巴尔库虎,还想入林追击,上官龙在一旁,眼见天色已晚,苏日格等人又躲进密林,连忙出声阻止,上官龙道:“师弟,俗话说得好,逢林莫入,穷寇勿追,今日你已经将燕然山匪徒杀了七八成,他们大伤元气,再也不能和你父亲作对了,现在天色已晚,还是鸣金收兵吧。”巴尔库虎虽然心中还想追杀,但他一向视师兄如神灵一般,对师兄一向言听计从,于是下令鸣金收兵,第二天一早,巴尔库虎一边分兵归拢四散的牛羊,打扫战场,一边分兵去燕然山众匪山寨,燕然山留守的老弱残兵,早已得到消息,知道首领惨败,大批部众战死,趁着夜色带上山寨中的金银财宝已经溜之大吉,巴尔库虎的手下部众,将山寨中的粮草兵刃搬了一空,然后一把火将燕然山山寨烧的是寸草不留,巴尔库虎和上官兄妹带着兵将,和归拢的牛羊,山寨中的粮草兵器,得胜凯旋,数日后,已经到了大元首府和林,大汗也先早已得到讯报,心中欣喜万分,心想儿子一回来,就带着两个师兄弟立下如此大的功劳,拔了燕然山这眼中钉,肉中刺,从此漠北草原就是我也先的天下了,再也没有人敢和我抗争了,于是大汗也先带领手下文武百官,出了首府和林,去迎接王子巴尔库虎和两位国师,两队人马相遇,也先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喜形于色,道:“燕然五虎,自以为久经沙场,能征善战,没想到遇到了我儿也是望风而逃,我的孩儿巴尔库虎才是真正的猛虎。”手下文武百官,也连忙上前溜须拍马道:“我们的巴尔库虎王子不但是猛虎,而且是虎中之王,是我们蒙古部落的无敌虎王。”也先喜笑颜开,连连点头,第二日,也先在首府和林设宴封赏,封儿子巴尔库虎为蒙古虎王,兵马大元帅,文武百官也齐声叫好,上官龙兄妹也向巴尔库虎道贺,酒菜摆上,众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个个兴高采烈,眉飞色舞,这时太师阿剌站起身形,对也先道:“大汗,如今巴尔库虎王子学成归来,一举灭了燕然群匪,让我蒙古再无后顾之忧,现在又得了两位国师鼎力相助,现在我们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请大汗下旨,我们要挥军南下,江南牧马,为我们蒙古人再创辉煌!此言一出,文武百官齐声叫好,纷纷站起身向也先请战,也先面带微笑,轻抚胡须道:“好,待我和太师商量万全之策后,你等再上阵杀敌,为我蒙古帝国建立功勋,既然太师有此打算,不知可有什么妙计良策?”太师阿剌大声道:“大汗,我有一计,请大汗考虑定夺。”也先道:“太师请讲。”阿剌道:“大汗,中原武林向来习武之人众多,这些中原武林人士,一向喜欢和我们蒙古人作对,我们已经离开中原多年,不知中原武林人士,现在武功如何?”当年我大元皇朝曾经得到被中原武林人士视为泰山北斗的少林寺武当派镇寺镇派秘籍,我们可建一座九层高塔,将武功秘籍放在高塔之中,然后,公告天下,塔前摆下擂台比武,获胜者可将武功秘籍从高塔中取走,以此来吸引中原武林人士来和林抢夺秘籍,我们不但可以探清中原武林人士实力,而且顺便将中原武林人士诱来我蒙古首府,我们趁机将中原武林人士,以比武的名义杀了一批,消耗中原武林的实力,到时候我蒙古骑兵再行南下,明朝没有这些武林中人的支持,单凭步骑兵与我蒙古铁骑厮杀,定然挡不住我蒙古铁骑,这样更为稳妥。”大汗也先点点头,太师所言极是,不知太师可有什么周密计划?”阿剌道:“到时候请巴尔库虎王子和两位国师镇守擂台,相信凭王子和两位国师的武功,定可将来比武的中原武林人士全部斩杀。”大汗也先思索片刻道:“两位国师和巴尔库虎的武功,我是深信不疑,但中原武林狡诈之人众多,万一使用阴招耍诈,你们一招不慎输了,难道我们就要将武功秘籍给他们不成?”阿剌道:“大汗,武功秘籍只是诱饵,我们在九层高塔处放置几个空木匣,对外宣称木匣中放的是武功秘籍,我们在高塔中暗藏弓弩,飞箭,设置机关陷阱,就算来人耍诈,胜过巴尔库虎王子和两位国师一招半式,等他到了塔中,拿到的也只是个空木匣,就算他躲过高塔中的弓弩飞箭,我们可以在塔下埋伏三千勇士,等到他们入塔之后,我们将木塔团团包围,就算他们武功盖世,也逃不过我们这三千蒙古勇士的弓箭弯刀。”大汗也先听了,连连点头道:“太师之计,果然妙不可言,来人啊,按国师所言,在和林城内建九层高塔,塔中设置机关陷阱,在塔前摆下擂台,然后公告天下,擂台比武,胜者可取高塔中的武功秘籍,另外在高塔周边小巷中暗藏三千蒙古勇士,如果中原武林人士学艺不精,死在王子和国师神戟之下,那三千勇士就作为伏兵,按兵不动,如果他们侥幸得手,等他们入塔之后,三千勇士一拥而上,将他们乱刃分尸。”上官龙兄妹在一旁听得清清楚楚,兄妹二人交换一个眼神,都感觉这计策过于阴险毒辣,但是也不好出言反对,只能默然无语。
蒙古士兵按也先大汗旨意,建了个九层高塔,张贴告示,并摆下擂台,这个消息很快传入中原,中原各大门派弟子和武林人士得知后,都心情振奋,跃跃欲试,想去和林比武,夺回武功秘籍,各大门派首脑都不是泛泛之辈,已经看破蒙古人的阴谋诡计,于是传令,门下弟子不得去和林比武,但是中原武林江湖人士众多,还是有很多武林江湖人士络绎不绝前往和林,参加擂台比武,这些江湖人士,虽然也有一些武艺高强之人,但都不是巴尔库虎王子和上官兄妹的对手,一个多月时间,死伤众多。
沈云唐晟,张皓光,张晓光,四人乘坐巨鹰,很快来到和林城外,这和林,全称哈剌和林,公元1235年,窝阔台汗在此建都,是当时蒙古帝国的首都,该城南北长约四里,东西宽约两里,作为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和林连接东西方,在蒙古帝国时期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后,和林地位下降,元朝时仍为漠北重要城市,到了明朝时期,北元政权以此为都,这里处于蒙古高原的中心地带,背靠杭爱山脉,地势险要,水草肥美,是蒙古国建都的理想之地,城中万安宫,现在是也先大汗的王宫。”
唐晟等人在城外找了一片密林,安排好巨鹰后,然后步行入城,来到九层高塔的擂台前,擂台都是一些粗大圆木搭建,擂台上,巴尔库虎正手持一对熟铜虎戟,在和一名中原武林人士比武,那中原武林人士是一名四十多岁男子,使得是八卦刀招数,身手也是不弱,二人交手,打了四五十个回合后,一招不慎,被巴尔库虎一招李广射石,刺伤肩膀,顿时血流如注,那男子见势不妙,连忙跳下擂台逃走,巴尔库虎今日已经连胜三场,不禁踌躇满志,得意洋洋,沈云四人看罢,又到周边详细打探了两天,然后回到驿站,关上房门,沈云道:“三位贤侄,听说巴尔库虎是蒙古大汗也先之子,是北海冰龙上官杰的关门弟子,手中一对熟铜虎戟,招数精妙,加上天生神力,为蒙古第一勇士,今日我悄悄的观望四周的迹象,四周埋伏了不少兵马,就算我们擂台比武赢了,我怀疑这九层高塔中,也没有少林武当的武功秘籍,到时候我们进入九层高塔中,蒙古人派兵将把高塔一围,我们是插翅难飞。”张皓光唐晟连连点头,张晓光嘻嘻一笑道:“沈叔叔,蒙古人看来是想耍阴谋诡计呀,咱们来个将计就计,你们看如何?”沈云道:“哦,晓光有什么妙计?”张晓光道:“沈叔叔,大哥,三弟,你们俯耳过来,请听我说。”三人俯耳倾听,听了张晓光计策后,连连点头叫好,第二天沈云,张晓光唐晟三人,来到了九层高塔前的擂台,三人到了报名处,沈云道:“我三人来此,要上擂台比武。”登记处的蒙古官员四十岁左右,长得矮矮胖胖,把眼一斜道:“你们三个,行不行啊?”你可知道这一个多月,来了上百人都不顶用,非死即伤,不死即残,你们三人,可想好了。”沈云道:“我们来贵处,自然想上擂台,请给予登记通报。”那个蒙古官员,一阵冷笑,心中暗想:“真是好心却劝不住要死的鬼呀!于是将沈云三人登记,然后禀告巴尔库虎,沈云三人在登记处等候,只听擂台上,有个蒙古士兵大声吼道:“刚才登记的沈云,张晓光,唐晟,你们哪个先上来比武?三局两胜,哪个先来?”唐晟年轻气盛,加上刚刚出岛,心中自然有跃跃欲试的想法,于是对沈云和张晓光道:“二叔,二哥,我先上去会会他,为你们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