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 双章合一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娘子,你看,无论多么盛大的宴会,总会散尽的一日,有时候又何必执着于这些蝇营狗苟之事。”
沈临风有感而发,不知道是在喟叹家族兴旺,还是在感叹世事无常。
窈娘执起他的手道:“我不管什么世代交替,兴亡如何,我只知晓我想把日子过好,如若一言以蔽之,那人就得指着老天爷过活,时刻要相信天上掉大饼。只有一线生机,也能生出无限可能。”
从寺庙回来之后,她夫妻二人看着家中灯楼被拆,沈临风感悟颇多。
事物发展虽然顺应天道,自有规矩,然而人力也不是不能力挽狂澜的。
“大奶奶,颜家舅爷和舅奶奶上门了。”外面有人传话。
窈娘道:“哥哥嫂嫂这个时候来做什么?”
原来颜景昭从窈娘送节礼的人嘴里打听到自己妹妹因为站规矩站的晕倒,被人抬着回去的,他那个傻妹妹居然还瞒着家人,没有告诉家人。
连带着,颜景昭对沈临风也看不顺眼了:“妹夫,我就这么一个妹妹,她年纪比你还小,平素生怕我们知晓她过的不好,若非是我在别处耳闻,我哪里知道还有这等事情。”
沈临风连忙起身作揖:“舅兄,是我的不是,让娘子受苦了。”
“别光嘴上说,还得真的护着我妹子,若是日后再这般,我也不是不能接我妹妹家去?我妹妹天资聪颖,国色添香,实话说与你听,求亲的人踏破了我家里门槛。”颜景昭看妹妹在一旁坐着,与世无争的样子,也忍不住替妹子出口气。
沈临风自然也知晓,立马赔不是。
窈娘又请李氏进来内室,李氏现今当家,倒是比之前少了几分怯懦,她握着窈娘的手道:“妹妹无事吧?”
“现在没事儿了。他们家的太太每日请安还不够,让我伺候布菜,起初还好,随意动几筷子就让我回来,后来是伺候完一整顿饭,有时候刚她们刚吃完饭,我还要回来吃饭,偏又来了客人,又得继续站着。”窈娘对李氏吐苦水。
李氏咋舌:“怎么会这般呢?”
“是啊,我想着爹娘都不在京里,忍了也就忍了。可大嫂你要知道那是数九寒冬,我小日子又来了,可不就一下撑不住了吗?”窈娘摇头。
李氏想
她初嫁过来时,婆婆小姑子对她那般体贴,即便是头一个月站规矩,也就站起来递一双筷子,布几筷子菜,婆母就让她回去了,一个月后,连请安都不必日日去。
没想到小姑子竟然过这样的日子,她道:“小姑,那现在如何了?
窈娘道:“可能上次我晕倒时,闹的动静有些大,婆母如今不敢明着折腾我了。近来还好,嫂嫂不必担心。
“怎么能不担心呢?李氏听着都心疼。
只是李氏也没什么办法,莫说是沈夫人,就是文夫人,那也是个厉害人,待儿媳妇们颇为严苛,文家儿媳妇们也是龃龉颇多。
但是担心也无济于事,就像窈娘很早就知道自己的人生还得靠自己。
“嫂嫂,今日就留在这里用一顿饭吧,沈家旁的不说菜色倒是很不错的。窈娘笑道,又吩咐青黛去厨房给钱多添几道菜。
李氏见她起身吩咐的空余,正打量窈娘的居处,说实在的,的确是富丽堂皇中透着雅致,院子也很大,沈家的确是吴兴豪富之族。
她们姑嫂在内间吃饭,沈临风招待颜景昭,特地请了沈临清和沈临江作陪。颜景昭素来豪饮,为人也是才干极高,手腕能力样样不缺,因此最不喜欢庸碌之人,连颜景璋是他的亲兄弟,他也表示此人人道毁灭,根本没有希望了。
自然,颜景昭基本礼貌还是有的,但言行睥睨,让沈临清和沈临江兄弟都对他看不惯。
沈临风当然也发现了这点,他对颜景昭道:“舅兄。听闻祖父也要上京述职,娘子一直想念祖父,到时候我们可要请祖父过来。
“难难难。颜景昭是非常了解祖父的。
要说做官父亲是一种做法,祖父又是另一种做法。
父亲靠揣摩君上意志,又自持清流平衡朝政,说白了,能做一个非常好的裱糊匠。而祖父却是那种以直事君,他已经位极人臣,却仍旧是斥抑豪强,惩处贪吏。
沈临江听了之后不解:“这是何意?竹山先生素来是我辈敬仰。
颜景昭笑道:“我祖父此番上京述职,多少人恐怕是夜不能寐。
现在的年轻人大抵只知道颜迈是老臣,也知道他是能臣,甚至知道他酷爱写竹子的诗词,故而号称竹山先生。
沈临风则道:“
朝堂大事非我等所能言语我们这些人现在不过是做些小官。大人们的事情咱们若能学些经验也是再好不过了。”
说完他拿了一个馒头掰了一半递给颜景昭:“尝尝这是我们家里用牛乳做的又用老面和的很是劲道。”
颜景昭顺势接了过来又道:“我们家有个擅长做凤鱼的跟着我妹妹陪嫁到了你们家来你们吃过她的凤鱼吗?”
沈临风在外面当然也不能说自己不知晓只道:“日后肯定有机会吃上的。”
几人酒过三巡颜景昭就要告辞了沈临风还要留他他道:“我有两位好友从金陵而来还得回去款待他们。”
沈临江奇道:“也不知道是何人?能让伯英兄这般款待。”
“一位是我的好朋友顾四郎君他是今科来参加会试的还有另一位则是来京游学的。”他就没提周陵光的名字。
沈临江交游广阔:“伯应兄说的可是金陵双壁之一的顾观他的诗词有柳三变之风清新俊爽。”
颜景昭诧异道:“想不到兄台竟然对我们金陵才子也了解日后等他考完必定请你过去一会。”
沈临江欣然愿意前往沈临清自诩是三房长子却交际不如自己弟弟许多也不如弟弟讨人喜欢自顾自从酒席散了回去生闷气。
等沈临风回来歇午觉时窈娘先端了蜂蜜水给他:“喝了酒容易难受你先喝点醒酒免得头疼。”
沈临风挣扎起来被窈娘按住“别起来了我喂你。”
她一边喂着蜂蜜水一边道:“我大嫂有了身孕了害喜害的严重什么都吃不下一桌子菜都是我自个儿吃的差不多的。”
“肚子涨不涨?”沈临风醉眼朦胧的问。
窈娘笑道:“不涨因为我饭量见长。你快些喝喝完之后
颜家在京郊有庄子今年大房的人都丁忧回去了三房在京也是吃不完索性李氏就送了鹿肉、獐子、狍子、羊肉过来。
她的一言一行也是学解氏解氏还从未有人挑理在大家子生活一定不能小气。
颜家很细心早已把肉都杀好了窈娘过来道:“太太我大哥和大嫂特意让我送过
来给您补身子的。这鹿肉是马鹿的肉听闻可以补脾治疗虚空羸弱。”
沈夫人笑道:“替我多谢你娘家什么都想着我们。”
“这也是应该的我们送的节礼也是太太一手操持。”窈娘道。
沈夫人又道:“亲家往来原也应该。”
“是那儿媳先告辞了。”窈娘见沈陌过来也先告退了。
沈陌的亲事一直是沈夫人心中最为着急的事情待窈娘走后沈夫人翻着手边的帖子这些都是媒人送来的。
沈陌往外看了一眼:“嫂子过来做什么?”
“她娘家送了些鹿肉那些来
沈陌则道:“咱们沈家什么没有何苦要她巴巴的送来。”
她看不上这些只道:“我就听说那颜景昭对哥哥好一顿责骂还怪哥哥呢。当时若非哥哥非要娶颜家女儿咱们家什么人娶不得。”
沈夫人听不得这些但她苛待儿媳妇的名声传出去了此时发难又怕别人大做文章。
不过她也对女儿道:“你嫂嫂和靖海侯世子夫人关系很好那位刘世子夫人经常举办花宴我听说促成好几对了只是她并不轻易安排。你也要常常往她那儿走动让她带你出去走走。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我年纪大了这递过来的帖子我都看不中。”
沈陌有些不悦但她道:“韩表姐马上就要及笄了说起来她年纪比嫂嫂还大呢您还是先操心她吧。”
韩家把女儿送来当然也有这般意思韩若华是她娘家侄女原本也应该很好嫁甚至嫁给自己儿子也无话可说但是偏偏沈临风又娶妻了。
沈夫人自然又有一个想法:“你表姐的事情我自有分寸。”
沈三叔马上就要回来了说起来他前头三个儿子都是嫡出唯独三子并未娶妻门第倒也配得上。三叔人还年轻仕途也很好若华若能嫁过去也算是亲上结亲了。
要说窈娘接着去了二房沈二夫人那里沈二夫人见她一共带了八个藤筐过来藤筐外面系着红绳都是上等好肉连声道:“多谢多谢。”
沈二夫人这里和沈夫人完全不同沈二夫人房里除了梳妆台有一面小小的镜子连穿衣镜都没有。沈夫人那儿有大大的
穿衣镜,桌上还有圆镜子和靶镜。
窈娘垂眸:“二夫人您喜欢就好,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我娘家送来,我就送过来了。”
实际上沈二夫人和窈娘对视一眼,所有她想说的话都不说了,这姑娘是个精的,且非常不好糊弄。窈娘也发现几次沈二夫人挖坑的事情,不知道是有意而为,还是随意说说,二人互相提防,相处倒是很客气。
但沈二夫人对窈娘的评价就比沈夫人要高了:“都说颜家名门显宦,原先是咱们见到那颜家大姑娘和四姑娘,以为她家姑娘也不过如此,现在看来这位三姑娘不可小觑啊。”
钱妈妈则深以为然:“大公子是何等人物,当年对那颜大姑娘也并没有很上心,看重的不过是和颜家门当户对。可对这位三姑娘则不然,勾的大公子都走不动道来了,手段虽然稚嫩,但是这后宅既拢得住丈夫,又能抗衡婆婆的,可不一般啊。”
沈二夫人看了陪房钱妈妈一眼:“三叔马上就要上京述职了,听说这门亲事还是三叔促成的,他可真是会做人。”
“三老爷素来是聪明人,可那又怎么样?他那几个儿子没一个成器的,还是咱们彦少爷好。”
提起儿子,沈二夫人笑了:“好,是很好,可前头偏偏有人挡着,怎么也好不了。”她说完,又看着钱妈妈道:“你说韩氏怎么就那么好的命呢?她是公婆捧在手心的儿媳妇,我是高攀的儿媳妇,我生的长子也更喜欢她,可那孩子高烧去世的时候,韩氏就忙着看顾自己的儿子,还让所有的大夫去给自己儿子诊治,我的儿子却活活高烧死了。”
想到这里她就哭了,别人都以为沈邦彦是独子,其实沈邦彦和沈临风一样,都是老二。
钱妈妈微微叹了一口气,递了一条帕子给她:“二夫人,您别难过,奴婢看咱们二爷素来都是孝顺聪明的,将来未必会比大房的人差。”
“难了,临风已经是翰林院编修了,真没想到经历过逃婚羞辱,他反而越战越勇了。”沈二夫人眯眼。
钱妈妈看着沈二夫人道:“那接下来咱们如何是好?”
沈二夫人道:“找到合适的机会再说,没找到机会就不能轻举妄动。对了,彦哥儿身边有几个小妖精不听话,你去敲打敲打。若是有不听话的,直接赶出去,不能让她教坏了爷们
儿。
钱妈妈讷讷应是。
窈娘接着往三房两位嫂嫂一并送去后才回到房中,她这么愿意走一趟,也是想变瘦一点,实在是不愿意长胖。
其实胖点也很好,可是她爱漂亮。
回来之后,沈临风睡的很香,看着他的睡颜,窈娘俯身亲了他一下,本来以为这人熟睡了,没想到这人被她亲了之后,翻了个身,脸上漾出笑意。
窈娘怕他睡不着,又唱起了哄孩子睡觉的歌儿,她小时候解氏常常唱,她自己也因为颇通音律,很会唱摇篮曲。
“二十四番花信风,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