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登基儀式資料:劍與印章等承接之儀式
完成對《皇室法》的修改後,諸葛梁又再次將目光投向了憲法。作為帝國法律體系的基石,憲法的條款是否適應時代需求,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穩定與發展。他一邊翻閱憲法原本,一邊在心中暗自思考:「這憲法本來就是抄的別的國家的,條文看似完善,卻在實際運作中暴露出許多問題。如今,隨著社會的變化,許多條款早已不合時宜。這次立憲,必須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為帝國的長治久安奠定基礎。」
【第一章:皇帝】
第六條
原文:
皇帝依立法院之提名,任命行政院長。
修改後:
皇帝依選舉之結果,任命行政院長。
理由:
將行政院長的產生方式改為由選舉結果決定,可以確保權力的制衡,避免行政權受單一機構的過度影響。同時,這一修改也體現了民意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性,進一步拉近了政府與人民之間的距離。
【第三章:國民之權利與義務】
第二十四條
原文:
婚姻應僅基於兩性之合意而成立,並以夫妻有平等權利為基礎,藉由相互協力來維持。
關於配偶之選擇、財產權、繼承、住所之選定、離婚以及與婚姻和家庭有關之其他事項,法律應基於個人尊嚴與兩性本質上平等之立場制定之。
修改後:
婚姻應僅基於成年參與者基於自願之合意而成立。
關於婚姻之形式、配偶之選擇、財產權、繼承、住所之選定、離婚以及與婚姻和家庭有關之其他事項,由婚姻參與者自願簽訂之契約決定之。
理由:
正如之前修改《皇室法》時摒棄了其中一切與性別相關的陳舊桎梏,如今更進一步,將婚姻的定義權徹底交還給每一個自由的人。只要是成年人,基於自願的原則,本著現代契約精神,便可締結屬於他們自己的婚姻盟約。無論性別,無論人數,只要是心之所向,便是理之所應當。婚姻的本質,是愛與承諾,而非冰冷的條文。
新增條款,在第四十條之後,插入一條:
鑒於紀律良好之民間武裝為確保自由國家之安全所必需,人民持有及攜帶武器之權利,不得予以侵犯。
理由:
原文並沒有提到持槍權,諸葛梁只能將國內憲法的條文進行嫁接,以便在未來的正式版本中能夠反映出這一理念。因此,最終的條款序號將會重新排定,以便更好地體現這項權利的價值。
【第五章:行政院】
新增條款,在第六十五條與第六十六條之間,插入以下條款:
1.行政院長依選舉產生,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一次。
2.行政院長之選舉,採各省計票制。各省依其應選之各省立法委員之總額,決定其選舉票數。
3.行政院長候選人獲得全國各省選舉票總數過半數者,當選為行政院長。
4.如無行政院長候選人獲得全國各省選舉票總數過半數者,由立法院召開會議,就得票數最高之前三組行政院長候選人,以一省一票之方式,立即進行投票;獲得立法院過半數州支持者,當選為行政院長。
5.如依前條規定進行投票,仍無行政院長候選人獲得立法院過半數省支持者,應就得票數最高之前二組行政院長候選人,重複前條投票程序,至選出行政院長為止。
6.行政院長之選舉,如有爭議,由司法院裁決之。
理由:
諸葛梁在設計這些條款時,明確考慮到了選舉過程中的公平性與操作性。他回憶起自己國家總統選舉的複雜流程,認為其中有些程序完全可以簡化,於是根據自己的印象進行了重新設計:「選舉人制度過於繁瑣,單純儀式性地再投一次票毫無必要。直接以省為單位計票,更貼合帝國的行政區劃特點。」
同時,他也意識到,這一設計雖然看似簡單,但仍然需要在實際運行中進一步完善。
諸葛梁完成了這一系列的法律文本修改後,他發送了最新版本的文件給順子皇帝審閱。在等待回復的過程中,他不禁感慨:「這些修改,或許不會立即改變帝國的命運,但它們是一顆顆種子,將在未來的某一天,為這片土地帶來真正的繁榮與穩定。」
順子皇帝閱覽了文檔,並沒有提出異議,回郵表示可以接受這些修改。
這些修改,是對整個帝國權力結構的一次深刻重塑。無論是成年年齡的統一,還是皇室會議的權力增強,以及取消性別限制,都顯示出一個更加靈活與現代的制度在悄然成型。諸葛梁相信,隨著這些規範的正式實行,未來的皇族和政府機構將進一步合作與協調,力求達成更加穩定且有序的治理結構。
諸葛梁開始著手設計順子皇帝的登基典禮。考慮到時間緊迫,他決定參考前幾年的舊皇帝退位與新皇帝登基的儀式。網上有完整的相關資料,他決定將當時的儀式流程原封不動地套用到順子的登基典禮上。
諸葛梁在網路上查閱到,舊皇帝退位當天並不會進行新皇帝的登基儀式,而是會在次日正式舉行登基大典。登基當天,新皇帝會啟用新的年號,象徵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同時舉行隆重的「劍與印章等承接之儀式」。這個儀式由皇室事務局負責,職員會將國璽、御璽以及三件聖物鄭重地傳承給新皇帝。這三件聖物分別是一把名為「阿梅·諾·姆拉庫摩·諾·茨盧基」的劍、一面名為「雅塔·諾·卡尬米」的鏡子,以及一顆名為「雅薩卡尼·諾·瑪尬塔瑪」的月牙型寶石。這三件聖物不僅是皇權的象徵,更承載著悠久的神話傳說與歷史記憶。
這把劍的名字在不同的古籍中有着細微的差異,「阿梅」有時也讀作「阿瑪」,而「姆拉庫摩」則偶爾被記錄為「姆拉古摩」。此外,這把劍還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別名——「庫薩納基·諾·茨盧基」。這把劍的來歷充滿了神話色彩,據傳說,它與暴風之神蘇薩諾奧·諾·米闊托有著密切的關係。
相傳,蘇薩諾奧·諾·米闊托在一次征戰中,斬殺了一條名為「雅瑪塔·諾·奧洛齊」的八頭巨蛇。這條巨蛇兇猛異常,長有八個頭顱和八條尾巴,身軀覆蓋着青苔與古樹,猶如一座移動的山脈。當蘇薩諾奧·諾·米闊托剖開蛇的第四條尾巴時,發現了這把散發着幽幽光芒的神劍。他驚嘆於劍的鋒利與靈性,將其命名為「阿梅·諾·姆拉庫摩·諾·茨盧基」,意為「聚雲之天劍」,因為劍身彷彿凝聚了天空中翻湧的雲氣。後來,蘇薩諾奧·諾·米闊托將這把劍獻給了太陽神阿瑪泰拉斯,以示對姐姐的敬意與和解。這把劍從此成為皇權的象徵,代表着皇帝的威嚴與神聖。
鏡子和月牙型寶石同樣有着悠久的神話背景,與太陽神阿瑪泰拉斯的故事緊密相連。相傳,阿瑪泰拉斯因為與弟弟蘇薩諾奧·諾·米闊托的爭執而心生不滿,一怒之下躲進了山洞中,並封閉了洞口。她的離去使得世界失去了光明,陷入無邊的黑暗與混亂。眾神為了讓阿瑪泰拉斯重新回到天界,費盡心思,最終決定製作兩件神器來引誘她。
他們首先打造了一面光潔如水的金屬鏡,名為「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