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第 19 章
一觉醒来,昨晚那个脆弱的、伤感的周庭无影无踪,让明语怀疑那似乎只是一场她的错觉。
自从上次周庭说不收明语花那么多钱买来的礼物,明语就陷入了苦恼——她不知道该送周庭什么生日礼物了。
距离周庭的生日只剩下最后两天。最近倪希每次看到明语,明语都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倪希在一旁也跟着她一起冥思苦想,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点子,“不如你给你哥做一碗面吧。”
明语有些疑惑,“面?”
“对呀,”倪希跟她解释道。“这是我们这里的习俗呢。在生日这天吃一碗家人煮的面,寓意着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经过倪希的点拨,明语心里也有了想法。
平平安安。
——
在周庭有意识地给自己增加工作量下,周庭忙得不行,时间和意识都被工作所占领。明语在李老师那练完画后时间还早,她不想给周庭添麻烦,就自己坐着公交回家。
这是一个普通的周二晚上,周庭送完最后一位乘客,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半。
他走到家门前,却发现从缝隙中泄出的光亮。
都已经这个点了,明语本来应该在床上准备睡觉才对,屋里的灯怎么还亮着?
怀着对此的疑惑,周庭拿出钥匙,打开了门。
然后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餐桌旁的明语。
明语穿着明显比她打了好几个号的围裙,站前餐桌前忙前忙后的,这会儿手里正抓着一把刚切的葱花,认真地往一碗面上撒上去。
明语听见开门的动静,朝他这个方向看过来,发现了刚刚到家的他。
“哥哥!”明语兴冲冲地喊他,跑到他面前,“你回来啦?”
“嗯。”周庭走到餐桌边,“忙什么呢?”
明语殷勤地替周庭拉开椅子,招呼他坐下,把这碗刚刚出锅的热腾腾的清汤面推到周庭面前。
她看着他,一字一句真诚地说:“哥哥,生日快乐。”
明语的眼睛里没有掺入一丝杂质,像一池干净透彻的湖水。
看着这碗阔别已久的面,周庭忽然有些恍惚。
他都快忙忘了,今天是他的生日。
“哥哥,你快尝尝,我做的。”明语眼睛亮亮的,像小孩子邀功一样看着周庭。
“好。”
在明语的催促下,周庭拿起筷子,伸向这碗看样子和他每天早上做的没有两样的清汤面。
在入口的那一瞬间,周庭的唇角却不由自主地上扬,低低的笑声从他喉间溢出。
明语有些奇怪地看着他,“怎么了哥哥?”
她从周庭的手里拿过筷子,自己尝了一口,浓烈的酱油的咸味顿时充斥在她的口中。
明语这才明白了周庭为什么笑。
她涨红着一张脸,着急忙慌把面端走,“不吃了不吃了。”
周庭笑意未止,看着明语红着脸拿出一个精致的小纸袋,递给了他。
怕周庭误会,明语解释:“这不是我买的,也是我自己做的。”
周庭小心翼翼地拆开,从里面拿出了一张过塑了的小纸片。
一只可爱的猫猫头,底下是明语写的四个大字——平平安安。
明语的字跟她人一样,没有一点棱角,看上去很乖。
“谢谢你,小语。”昏黄的灯光下,周庭看着明语的眼睛,郑重地跟她道谢,“这是会是我最特别的生日。”
“我妈妈以前也喜欢在生日的时候给我煮一碗面。”
——
在生日这天吃一碗面,也是周庭母亲家乡的习俗。
这碗面在周庭十二岁之前,每年生日的早上都会准时出现在餐桌上。
那时候周父在外工作,周母就待在家里带着周庭。周庭一年见不上周父几面,但在生日这天,他总是会带着早早准备好的生日礼物,不远万里赶到家里,和周母一起庆祝周庭的生日。
夫妻两个从来不要求周庭做什么,周庭就这样被呵护着长大。
而这一切止于十二岁的那年生日。
周母在煮面时发现家里的酱油瓶空了。
酱油是清汤面的精髓,没有怎么能行呢?
于是她关掉了刚刚打开的煤气灶,换上鞋子,打算去不远处的超市买一瓶新的。
超市就在两条街外,过个马路,再拐个弯就到了。走路的话,不超过十分钟就能到。她相信自己能赶在周庭起床前回到家里。
可是意外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在某个人身上。在周母拿着那瓶新买好的酱油穿过马路时,一辆面包车从旁边冲出来,直直地开向她。
她来不及闪躲,被面包车撞了个正着,头磕在地上,流了一地的血。
而周父开着车,在不远处的路口目睹了这一切的发生。
周母被紧急送往医院。在医生诊断后,告诉周父能救,只是几率很小,还需要花很大一笔钱。到时候可能人也救不回来,钱还打水漂了。
那也得救!周父握着医生的手苦苦哀求,搭上了全部积蓄还不够,周父出去筹钱,挨个找朋友借,从白天借到晚上。
而十二岁的周庭一觉醒来,看到的是家里空无一人。
他坐在客厅里等啊等,等来的只有好心通知他,带他去医院的邻居。
周庭独自一个人坐在医院的过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