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给梅氏送避子汤
漏夜深沉,檐下风灯在廊前投下摇曳的光晕。
房门被轻轻叩响时,梅柔卿正对镜理好最后一支珠钗。夜深人静时分,这声响格外清晰,惊得她心口一跳。
“锦屏姑姑?”开门见是锦屏立在廊下昏暗中,身后跟着个小丫鬟,手捧漆盘,盘中一碗汤药正冒着氤氲热气。
锦屏眼眸微眯,借着廊灯将她这一身齐整装束打量个遍:“这般时辰,梅娘子却穿戴得如此周全,是要往哪里去?”
“妾身想着……昨夜闹出那样的事,总要尽早回府打点一二……”
梅柔卿话音未落,就见锦屏朝身后示意。
小丫鬟躬身递上漆盘,深褐药汁在烛光映照下泛着幽暗光泽,苦涩气味扑面而来。
“梅娘子不必惊慌。”
锦屏唇角浮着一丝若有似无的讥诮,“这是娘娘特意吩咐,命奴婢守着炉火熬了半个时辰的安神汤。娘娘说……饮下此汤,便可永绝后患。”
梅柔卿脸色霎时惨白如纸。
她确实亟需解决腹中隐忧,但经贵妃之手,无异于将把柄亲手奉上。
她垂下眼睫,掩去眼底厉色,恭敬接过温热的药碗:“谢娘娘体恤。”
汤药入喉极苦,她强忍着翻涌的恶心一饮而尽。
锦屏冷眼旁观,待她饮尽方淡淡道:“记着,下次月信之前,不可再近男色。”
梅柔卿低眉顺眼:“有劳锦屏姑姑。”
锦屏转身离去,衣袂拂过夜色,脸上不掩轻蔑。
一个连名分都没有的外室,顶着“吉星”那点虚名,竟也敢在娘娘面前这般上蹿下跳!真当旁人都眼瞎了?
从前娘娘虽娇纵,却也不似近来这般糊涂,分明是被这女人带偏了心性!
好在那位姜小姐机敏过人,她只悄悄递了张字条,昨夜便能将计就计,不仅全身而退,更让这两个毒妇自食恶果——
这一局,赢得着实漂亮!
那日在宫中,她为贵妃挡去毒蜂,手背肿胀发黑,若不是姜小姐冒险进言,当场施针救治,她这条命早就不保了。
她自然是忠于贵妃的,但这份救命之恩,也早刻在了心上。
更何况,那梅氏与杨氏本就不是善类,尤其是杨氏,心肠歹毒至此,连自家亲侄女都能下死手,与畜生何异?
真是死不足惜!
出了院门,身后小丫鬟快步跟上。
她见锦屏脸色不错,故意凑趣道:“奴婢听说,姑姑的兄长前些日子立了大功,加封了校尉!姑姑一家这般得用,真是娘娘跟前独一份的体面!”
锦屏知她话中深意,指尖轻拂过袖口暗纹,淡淡一笑:“我如今别无他求,只盼今秋能顺利出宫,与家人团聚。”
这深宫瞧着荣华万丈,多少女人挤破头想进来。
如贵妃那般,十年盛宠不衰,享尽帝王眷顾。
又如新晋的柔妃,风头正盛,恩宠加身。
可在她看来,这些站在云端之人,说到底都是困于金笼的雀鸟。
她家中父母康健,兄长争气,所求的不过是承欢膝下、柴米油盐的寻常日子。
*
静夜。
云昭立在杨氏的尸身前,逐一检查她周身。
只见杨氏胸前,一道血洞贯穿肌骨,伤口边缘皮肉翻卷,仿佛被一股极厉的力量由内向外冲破。
那情形,正如一道血箭透体而出,死状极为惨烈。
“两位请看此处。”有悔大师的声音低沉而清晰,他翻转杨氏尸身,伸手指向其后颈。
只见那苍白的后颈上,赫然印着一个铜钱大小的圆洞,边缘整齐得诡异,仿佛被什么精密器具钻凿而过。
有悔大师道:“此乃‘血虹蛊’留下的痕迹。如今可以确定,这位夫人确实是死于蛊术。”
赵悉也凑上前来,看得分明——
想必在宿主死后,蛊虫就从这里破体而出。
“血虹蛊……”云昭轻声重复。
她对蛊可谓一窍不通,虚心求问:“请问大师,这蛊虫可否反复使用?”
“只要蛊虫完好无损,蛊师便可将其取出,再种于下一人身上。”有悔大师颔首。
云昭眸光骤然一凝——原来如此!
难怪梅氏方才那般不顾体统,拼死也要扑上前来!
连日来盘桓心头的疑云豁然开朗,她早觉梅柔卿行事矛盾:
先前她对苏氏与孟贵妃所施咒术,不过是些粗浅把戏,仅能暗算毫无防备的普通人。
可这两日,她在柔妃与苏氏房中埋设的咒物,还有那个写着她生辰八字的诅咒娃娃,明显要更精妙、也更为阴邪。
前后悬殊,判若两人。
除非……梅氏身后,另有高人暗中指点!
云昭眼底寒光微闪:恐怕就连这只“血虹蛊”,也非她本人所有,而是从那人手中得来。
正因如此,眼见杨氏气绝,她才这般急切地想要收回蛊虫,以免失了这阴毒利器。
赵悉将两人的对话一一记录在案,谢过有悔大师后,正色道:“此案牵涉官眷与军营,且如今两位娘娘尚在寺中清修,还请大师嘱咐今夜在场的僧人,切莫将此事外传。”
有悔大师合十应下。
赵悉又转向云昭:“云姑娘,借一步说话。”
两人走至廊下,赵悉压低声音:“殿下让我带句话。”他困惑地挠了挠下巴,“殿下说,东西他先留着,日后还你个更好的。”
云昭神色淡然:“知道了。”
彼时她走进忘尘阁,萧启出现在身后,将她拦腰抱起。
墨一随后出现,在电光火石间将昏迷的梅氏安置在案前。
而她为了伪装成刚刚起身的模样,散下青丝,那根用来束发的乌木簪,就在那时被萧启拿走了。
赵悉传完话,暗自松了口气。
他与萧启自幼相识,深知这位殿下性子霸道,若是误了他的事,回头少不了要挨一顿收拾。
他整了整神色,对云昭道:“云姑娘,这两日寺中接连发生怪事,还请你为我解惑,否则这案子实在难断。”
云昭便将南华郡主中咒与今夜之事,从她所知讲述一遍,末了她道:“杨氏既死,恐怕从杨振身上也问不出什么了。”
赵悉俊俏的面容隐在阴影中,声音低沉:“事涉官眷与后宫,杨振很清楚,若是如实招供,不仅性命不保,还会累及家人。”
想必待他醒来,不用任何人提点,自会将此事说成是与杨氏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