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代文渣男1
火车哐当哐当“”地行驶在铁轨上,车厢里弥漫着饭菜和汗水的混合气味。
“元宁,没想到你跟我一样报考了京市的大学,我原本以为你会像王越他们一样,报考家乡的大学呢。我们这算不算心有灵犀一点通?“”
“成为大学生后,我们就要跟过去告别,开启新的人生,元宁,你愿意跟我一起迈向新生吗?“”宋妍的声音轻柔,带着几分期待。
元宁冷着脸:“愿......不愿意?对不起,我当然不愿意!“”
说完就扭过头假装看窗外,心里却暗暗吐槽,轮回组的同志不靠谱,差点让他这次任务开局就翻车。
但凡他晚来那么半分钟,原主那个没出息的就把意字说出口了,幸亏他灵机一动硬生生改成反问句,他可真是个小机灵鬼。
这宋妍可真TM是个人才,把抛夫弃女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考上个大学就跟过去告别了,合着她前二十多年的人生是黑板报啊,说擦就能擦掉重来?
元宁捋清原主的记忆后,越想越气,要不是现在自己穿成了谢元宁,真想赏原主几个大耳刮子醒醒脑子。
真是个大傻子,为了这么个自私自利的女人抛妻弃子,害得即将生产的妻子一尸两命。
原主谢元宁,七零年从苏城插队到东北李家屯。
城里长大的他吃不了苦,仗着长得帅,把大队长唐建国的闺女唐棠哄得非他不嫁。
唐建国是退伍老兵,战场上受过伤,和妻子王巧菊就这一个宝贝闺女。
虽然觉得女儿嫁给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知青不靠谱,可闺女铁了心要嫁,老两口也不是那种非要棒打鸳鸯的主儿,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原主在家排行老三,上有俩哥下有对龙凤胎弟妹。
要说父母对他不好?真没有。
下乡是政策要求,家里除了小妹谢元瑶和早早就参加工作的大哥,剩下的哥仨有一个算一个全下乡了。
不让小妹下乡不是偏心,而是隔壁胡同有户人家的闺女下乡被村里的二流子欺负了。
二流子的家人为了逼姑娘嫁过去,到处说她怀了孩子。
那姑娘不堪受辱,又投告无门,往家里寄了封血书,跑到知青办上吊自杀了。
这事无论是在当地,还是在他们那片儿闹得都相当大,后来,他们那片儿只要不是特别重男轻女的家庭,都会让儿子下乡。
很多父母千叮咛万嘱咐,下乡别谈恋爱别结婚,哪怕等上几年也要一直等下去,等回城机会。
原主下乡时,他父母也是这么嘱咐他们兄弟的。
但东北农村的生活太苦了,他一个刚高中毕业、从没干过农活的文艺青年,靠那点儿工分是真养不活自己。
家里下乡的孩子多,父母那点工资还要养家,给不了太多的支援。
熬了两年多实在受不了,原主就打起了唐棠的注意。
除了她是村里最好看的姑娘,更大的原因是看中她爹是大队长。
所以这段婚姻,打从一开始就不那么纯粹,夹带了几分算计和利用。
原主和唐棠结婚时没有领结婚证,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甚至到了八九十年代很多也都是摆几桌酒席就算成亲了,至于结婚证,等需要的时候后补。
原主是知道的,没有领结婚证,这婚姻就不合法,就不受法律保护。
当然,很长一段时间里,法律上都是承认事实婚姻的。
但如果没有结婚证,他们这些下乡的知青,将来拍拍屁股走了一去不回,找不到他们的人,乡下的这段婚姻也就不作数了。
他本来也想过正儿八经的领结婚证,可当他想开口提醒老丈人时,不知怎么想起临走时母亲说的那句,千万别在农村结婚,结了婚你就回不来了。
虽然不知道以后到底能不能回城,但他想回去,最终,他还是自私了一回,没有提带唐棠去领结婚证的事情。
办完酒席,原主背着行李搬到了唐家,开启了不是赘婿胜似赘婿的生活。
老丈人唐建国知道原主干不了重活,找了个机会安排他去放牛,这活原本是丈母娘的。
这会儿简单,每天把村里的那几头牛赶到山脚下,顺便割上两捆草,等牛吃饱,赶着送回牛棚就行了。
至于打扫牛棚,自有下放到村里的那几个所谓的“坏分子“”打扫。
原主这人吧,他也不是懒,是没力气,真干不了重活。结婚后,他喂牛喂得挺认真,家务活也干得像模像样。
半年后唐棠怀孕,她是村里少有的初中生,唐建国心疼女儿,毕业后把她安排到村小学当代课老师。
唐棠月份大了之后,挺着肚子上课也挺累,跟父母和原主商量了之后,就把学校的工作让给了原主。
代课老师虽然农忙时也免不了要下地干活,但平时就只需要备课、上课,最重要的是,原主当上代课老师后,拿到了满工分。
从此原主过上了备课上课的悠闲日子。有精力捯饬自己,越来越显年轻。
唐棠则正好相反,生了孩子又要带娃又要下地干活。天天风吹日晒的,雪花膏顾不上抹,新衣服舍不得买,跟原主的差距越来越大。
原主天天在学校面对年轻漂亮的女知青,回家难免就开始嫌唐棠邋遢。
但他心里明镜似的,自己现在的好日子全都是唐家父女给的。
要是让唐建国知道他嫌弃唐棠,这份代课老师的工作立马就会被换掉。
为了继续过衣来伸手的日子,原主把对唐棠的所有不满藏心里,人前一直维持着宠妻爱子的人设。
就连见多识广的唐建国都被他精湛的演技给骗了。
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原主激动得一宿没睡,拉着怀了二胎的唐棠畅想考上大学回城后的美好生活。
忙了一天的唐棠听着听着就打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