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辕门立信义,饷银发到手
城门在身后轰然关闭,
隔绝了外界的光线,也隔绝了退路。
苏惟瑾置身于一个昏暗、
压抑且充满敌意的空间。
大同城的瓮城内,
挤满了手持兵刃、衣衫褴褛的士兵,
他们眼神复杂,混杂着饥饿、愤怒、怀疑,
还有一丝对那辆银车毫不掩饰的贪婪。
空气里弥漫着汗臭、血腥和一种紧张得一触即燃的**味。
周大山握着缰绳的手心全是汗,
两名扮作随从的大汉将军也肌肉紧绷,
手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
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唯有苏惟瑾,面色平静如水,
仿佛置身于翰林院的书库而非龙潭虎穴。
超频大脑飞速运转,分析着每一张面孔,
每一种情绪,计算着最佳应对策略。
“钦差?”
一个穿着破旧皮甲、
脸上带疤的队官模汉子走上前,
斜着眼打量苏惟瑾,语气充满挑衅。
“**都没长齐,也敢来趟这浑水?
银子留下,人嘛……
嘿嘿,得看爷们儿心情。”
周围响起一阵不怀好意的哄笑和鼓噪。
苏惟瑾并不动怒,
反而上前一步,
目光清澈地迎向那队官:
“本官奉天子之命,
前来解决大同将士的粮饷之忧。
这车上,是首批五万两饷银,
是陛下从内帑中紧急调拨,
解诸位燃眉之急的皇恩!
尔等若还是大明的将士,
就当知道,劫掠钦差、抢夺饷银,
是何等罪过!”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奇特的穿透力,
在嘈杂的瓮城里清晰可闻。
提到“陛下内帑”、“皇恩”,
让一些士兵的眼神闪烁了一下。
“少**扯虎皮做大旗!”
疤脸队官啐了一口。
“老子们饿肚子的时候,皇恩在哪儿?
现在倒来充好人了!
谁知道你这银子是真是假?”
“是真是假,一验便知。”
苏惟瑾从容不迫。
“本官此行,不仅为送饷,更为发饷!
要让每一文钱,
都实实在在发到每一位士卒手中,
绝不经任何中间克扣!”
这话如同投入滚油中的水滴,
瞬间炸开了锅。
不经过军官克扣?
直接发到当兵的手里?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士兵们面面相觑,
怀疑中又透出强烈的渴望。
“吹牛不上税!”
疤脸队官根本不信。
“官字两张口,怎么说都由你!
兄弟们,别信他的鬼话!
把银子抢过来,大家分了!”
眼看几个兵痞就要躁动,
苏惟瑾猛地提高音量,声如金石:
“谁敢妄动!
本官乃天子钦差,代表朝廷法度!
今日若有一文饷银被劫,
陛下震怒,大军顷刻即至,
到时玉石俱焚,尔等妻儿老小何以自处?
尔等扪心自问,闹这一场,最初所求,
难道不就是为了这活命的饷银吗?!”
这一声厉喝,
结合超频大脑精准把握的情绪煽动和利害分析,
暂时镇住了场面。
是啊,最初不就是因为活不下去才兵变的吗?
真要闹到不可收拾,引来大军围剿,
那才是死路一条。
苏惟瑾趁热打铁,语气放缓,
但依旧坚定:
“本官知道,你们中有很多人是被裹挟,是被逼无奈。
陛下明察秋毫,已有明旨:
只惩首恶,胁从不问!
只要放下兵器,安心领饷,
过往一概不究!
现在,愿意按规矩领饷的,
站到左边来!
还想浑水摸鱼的,
尽管试试朝廷王法的锋利!”
威逼利诱,双管齐下。
沉默了片刻,
终于有几十个面黄肌瘦、
看起来老实巴交的士兵,
迟疑着挪到了左边。
有人带头,便有人跟随,
很快,左边**了数百人。
虽然仍有大量士兵持观望态度,
甚至疤脸队官和他身边的一些死硬分子还在骂骂咧咧,
但局面已经开始松动。
“好!”
苏惟瑾目光扫过左边的人群,
点了点头。
“识时务者为俊杰。
现在,本官就在这校场上,
当着所有人的面,发放首批饷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