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 11 章
“我、我还是算了吧。”沈瑶轻轻晃头,“爹说我是女孩子不用读很多书,认几个字就行。”纸和墨都很贵,得留着给二哥和弟弟用。
沈墨瑄看出沈瑶的失落,“别听爹的,女孩子读书一样有用,不想一辈子绣花就多读书。”他拿出纸又找来毛笔。“以后有空就过来跟我一起练字,别让爹知道。”
沈瑶眼睛一亮,“偷偷的?就像瑄哥儿读书也不让爹知道一样?”
“对,被爹盯上多可怕,姐姐也不想我天天被爹骂吧,咱们就偷偷的。”沈墨瑄伸手摸摸沈瑶头上的两个揪揪。他姐姐多乖多懂事啊,这要是他女儿,学个屁的绣花,要星星不给月亮还能不让读书?
想起他爹板着脸逼瑄哥儿读书的样子,沈瑶捂嘴笑。他爹是好心,可谁愿意时时刻刻被盯着啊。“我不跟爹说。”
姐弟俩正在屋里说悄悄话,就听屋外李氏喊:“瑄哥儿,快出来,你外婆和舅舅、舅母来了。”
王氏和儿子儿媳拎着东西走进沈家租住的小院。
沈墨瑄从屋里跑出来甜甜地喊:“外婆、舅舅、舅母!”
刘全把外甥抱起来捏捏脸:“瑄哥儿瘦了。”
“我瞧瞧。”王氏摸摸外孙的胳膊腿。
沈墨瑄在舅舅怀里歪着大半个身子搂住王氏的脖子,“想外婆想的。”
王氏乐得心肝宝贝地叫着。刘全颠了颠胳膊。“只想你外婆没想舅舅?”
沈墨瑄回身搂住舅舅的脖子,“都想,想舅舅也想舅母。”
“臭小子,谁都不得罪。”刘全抱着外甥往屋里走。他就喜欢瑄哥儿,嘴巴甜会哄人,他家那几个都比不上。
进屋落座,刘氏端来茶水。“怎么都过来了?”
“早就想过来看看,我和大春娘都找不到门儿,今日儿你弟有空就来了。”王氏第一次来,她打量眼前的屋子,“房子差了点,但地脚不错,住这去哪儿都方便,房间也多,住你们一家正好。”
刘氏:“看了几家,这里够大也便宜就选了这,反正是租等缓一缓再换就是。”
“对,日子还长着呢。”王氏对亲家母道,“指不定什么时候你们家就又买上大房子了。”嘴上这么说,但她知道这话是安慰罢了。女婿什么样她又不是不知道。
刘全:“真说不准,你们瞧瞧瑄哥儿,是个有福的,将来定有大造化。”
“舅舅,您会看相?”坐在刘全腿上的沈墨瑄伸出手,“快看看您大外甥什么时候发财。”
“舅舅不会看相但会看人,瑄哥儿将来一定有出息。说说你发财后想干什么?”
沈墨瑄掰着指头说:“给娘买大房子,买漂亮衣服,买好多首饰,给奶奶和外婆还有舅母买金镯子,要一斤重的。”
几个女人都笑得合不拢嘴。李氏道:“一斤重啊,那不得把手腕给压弯了。亲家母我回屋歇着了,你们聊着。”
李氏走后王氏对女儿道:“这房子比你们家原来的宅子差远了,冬天怕是得费不少柴。”
“这里最便宜,地方也够大。”刘氏扫视屋内,不能跟以前比了,“入冬前花些钱找人修修冷不到哪儿去。”冬天买柴烧也不少银子,不如在墙上多抹几层泥巴。
刘全:“不用花那钱,到时候我找几个人来拾掇拾掇,冬天就能暖和不少。”
赵氏也道:“家里房子都是他和衙门那帮兄弟们弄的,谁家里有事都会搭把手,你就让他找人弄吧,省得花钱。”
刘氏点点头,“也好。”搭点饭钱能省下不少,现在能省则省。
王氏心里不是滋味,他们那条巷子除了蓝家那丫头撞大运嫁进将军府,就属他家刘英嫁得好。但世事难料,谁能想到才几年功夫就出这档子事。
“女婿得多久才能把一千两赚回来啊。”王氏觉得沈兴业卖宅子保官不划算。有卖宅子的钱干点什么不好?就是回乡下买百八十亩地,做个地主也比现在一家人挤在这破房子里好吧?
沈墨瑄心想他爹年薪五十两银子,不算朝廷发放的福利,不吃不喝二十年才能赚到一千两。二十年占了大半个职业生涯,沈兴业也算倒贴上班的翘楚了。
“娘放心,虽然不比从前,但沈郎还有月俸,日子过得下去。”刘氏不想母亲担忧。
“娘,姐夫心里自有成算,您就别操心了。”刘全道,“姐,瑄哥儿的两个哥哥干什么呢?”姐夫总盼着家里能出读书人,但沈家现在不比从前,那两个大小子也该找点事做替家里分担了。
刘氏:“老大在外面做零工,每天能拿回来几十文钱,老二去私塾了。”
“还读书?”刘全皱眉,沈家老二读书也不咋地。家里这般情况还读什么书?他姐夫是个糊涂的。殊不知这都是他外甥的主意。
沈墨瑄不想他们谈论二哥,免得给母亲不好的影响,他晃着刘全的胳膊:“舅舅,二表哥答应给我刻老虎,他说话不算话。”
“哎呦,不说我都忘了。”赵氏一拍大腿,拿出木雕老虎递过来。“这是你二表哥让给你的,瑄哥儿看看喜不喜欢?”
巴掌大的小老虎活灵活现,头上的斑纹和胡须都清晰可见,刘丰在雕刻上确有天赋。“喜欢,舅母回去替我谢谢二表哥。”
他这么一打岔,便没人再提起沈墨书读书的事了。王氏就过来看看女儿,顺便认一下门。聊了会儿没留饭就走了,现在沈家不比从前,饭还是不吃了。
送走外婆,沈墨瑄跟姨娘说要沈瑶陪他玩儿,杜氏便不让女儿绣花了,沈瑶就在弟弟的房间里跟他学写字。
沈瑶认得几个字但不多,沈墨瑄拿出三字经从开头逐字教她念和写。沈瑶的目的是认字,并不急于求成,每天记牢几个字就好。
几天下来,全家都当瑄哥儿没有玩伴一个人寂寞,才要找姐姐一起玩。只要沈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