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年关将近,读书事缓
等众人皆离去后。
方子期才能享受片刻安宁。
方仲礼此刻犹豫地走到方子期身旁。
“儿子。”
“你堂哥……真的会死吗?”
方仲礼感觉胸口处堵了一块大石头。
他那文轩侄儿,每次见到他可都二叔二叔叫得亲热。
抛开他大哥不谈。
他这个侄儿还是很懂礼数的。
在他大哥大嫂的影响下,居然没长歪,属实难得。
“爹。”
“我亦不知。”
“这种事情,也只能看命数了。”
“说不定…这还会是文轩堂哥的一番造化呢,谁说得准呢!”
“爹,你也不必过于忧虑了。”
“每个人皆有每个人的福分。”
方子期宽慰道。
“嗯!那倒也是。”
“一想起你那大伯…我就恨不得也抽他一顿!”
“你爷爷抽得还是太轻了!”
方仲礼忍不住咬牙切齿道。
方子期微微一叹,随即摇了摇头,没多说什么。
乱世之中,他能保住一大家子平安已是极限了。
至于其他,他已无心管太多。
读书!
读书!
还是要读书!
十数日后。
一切恢复平常。
只是方子期预想中的讨逆军进驻汉江省扫荡慌角叛军之事不曾发生。
因为……
**叩关了!
“说起来,这**来得也太快了。”
“我还以为今年他们不会打草谷了呢!没想到终究还是来了。”
“这**……”
“倒是比往年来得更晚了些。”
“莫不是听说十万边军南下,所以特地跑来捡便宜了吧?”
“**叩关,霍云庭就带着十万边军回去了。”
“现在讨逆军也就只剩下了那十万地方府兵了。”
“主帅也由霍云庭换成了柳承嗣。”
“此刻正在北原省和汉江省的边境驻扎着,想来也无力继续进攻黄角叛军了。”
“可惜了。”
“就差那么一点。”
“否则这黄角叛军的末日还真就到了。”
“现在新帝那边估摸着又要一天下十八道圣旨,让晋王带领左骑军同讨逆军一起夹击黄角。”
“也不知道晋王要怎么应付了。”
“他这好不容易攒起来的民心,总不能就这么散了吧?”
宋观澜摇摇头,言语中不无遗憾。
此刻眉毛挑了挑,眼神中不由得多了一些异样精芒。
“我听说…陛下并不希望边军折返边境,希望霍云庭继续留下来追杀叛军……“
“只是这霍云庭执意要回北疆去。”
“如此看来,那位陛下…对边军的掌控力恐也一般啊。”
“哎!”
“这倒也不稀奇。”
“陛下自登基之后,就崇文抑武……”
“虽然拉拢了朝堂上的一众清流,然…也让武将们都离了心。”
刘青芝在一旁补充道。
方子期在一旁默默倾听。
这里面可都夹杂着不少有用的东西。
多听听总没错的。
从他师兄和老师的交谈中,方子期能够总结出来一些东西。
那就是……
暂时汉江省周边应当没什么大的战事了。
讨逆军无力进剿黄角叛军。
黄角叛军现在也需要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和时间,所以短时间内,黄角叛军应当也不会随便出击。
至于晋王……他连汇川府和宁江府都让出来送给黄角休整了,还特地留下了大批军粮给黄角,他这个时候又怎么可能会去跟黄角色开战?
就算是接下来会有一些战报传来,大多也就是因为局势需要而传来的一些佯装战役罢了。
对于方子期而言,现在的通衢府倒算是比较安全的地方。
他又能安安心心地好好读书了。
而且眼看着就要入冬了,各方军队恐怕都不愿意打了。
就算要打,怕是也要等到开春了。
方子期利用好接下来的这些平淡的日子。
尽可能地读好圣贤书!
此刻的他,活像一块被久旱淬炼过的海绵,周身每一个毛孔都张到极致,不顾一切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霖,仿佛要将这股滋养彻底融入自己的骨血里。
方子期是这样。
他爹方仲礼等人亦是如此。
理论上。
方子期提升地越快,反哺给他爹和周夫子等人的知识含金量就越高。
大家一起提升……
“子期!”
“年关将近,明日省学就要休沐了。”
“你且在家好好休息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