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五次招惹
这次新年晚会的排练时间终于确定了。
星期一、星期五晚自习第一节排练合唱,星期二、星期天晚自习第一节排练舞蹈,而剩下的几个晚自习全部都变成了上课时间。对于这个魔鬼安排,黄时雨感觉自己随时都可能要撑不过去了。
这次合唱的歌曲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是经过三个班同学的共同投票得出的。而最让黄时雨惊讶的是,明明一般都会选择文艺委员做指挥,音乐徐老师竟然选择了自己!
第一次排练,所有人不得请假,这是徐老师定下的规矩。
除去黄时雨这个指挥,一共有60人,一排15人,女生在前两排,男生在后两排,祝则溪由于身高比较高,站在了最后一排最中间。
这个排练室很大,是之前的会议室改的。四面都有大镜子,方便观察自己的衣着、表情和状态。
徐老师用投影仪打开幕布,将谱子投上去,又把清晰度调高了一些,确保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看到。
“好了,接下来我们先一起唱一遍,我听下大家有什么问题。”
自从上了高中,同学们就再也没有上过音乐课,尽管课表上明明白白写着“音乐课”,但大家也明明白白清楚这种课是一定会被其他老师征用的。所以大家上一次见徐老师,还是在去年的新年晚会。
黄时雨在初中时有过做指挥的经历,所以上手很快,徐老师只在大家各自练习的时候稍微指导了一下黄时雨,就基本没什么大问题了。在其他同学练习合唱时,黄时雨就在旁边结合徐老师的指导意见看着谱子独自练习。
徐老师花了半个小时时间给大家梳理音准有问题的乐句,然后就让黄时雨的指挥和其他同学的合唱进行配合。
“时间紧任务重,大家都很清楚”,徐老师再三强调,“我们要争取在这一周内,把歌词全部背下来,把该自己唱的部分练熟,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都要准确清晰。”
暮色透过排练室的窗户斜斜地洒进来,将木质地板染成蜂蜜般的暖黄色。六十个高中生错落地站在阶梯合唱台上,脊背挺得笔直。
作为高中时代最后一次新年晚会的表演节目,黄时雨能感觉到每一位同学都非常认真,非常投入。十六七岁的少男少女们青涩、干净的脸庞上盛满了憧憬和希望,让黄时雨仿佛提前看到了十二月初站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合唱小精灵。
即使在某个声部唱错音的瞬间,角落里爆发出几声压低的轻笑,又很快被淹没在突然加强的和声里——像一条小鱼,倏地钻进了阳光照耀的涓涓细流中。
徐老师没喊停,大家也继续往下唱。
黄时雨对副歌部分的指挥方式非常熟悉,抬起眼眸的一瞬间——却下意识看向祝则溪。
这是黄时雨第一次见到没戴白色口罩的祝则溪。他几乎比身边男生高了半个头,所以即使是站在人群中,也很容易成为焦点人物。更何况,祝则溪的五官很立体,鼻子很挺,跟那双桃花眼相得益彰,即使是毫无修饰的素颜状态,也能称得上“大帅哥”一词,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形容相当恰当。
可能是黄时雨的目光太过灼热,本来注视着前方镜子的祝则溪,目光一转,黄时雨还没来得及收回目目光,就直愣愣撞上了上去,两人的眼神在此刻有了短暂的纠缠,黄时雨的身体仿佛被一股强大的电流击中。
为什么他看向我的时候,我会如此紧张,黄时雨还没想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没办法再继续想了,因为她突然反应过来自己指挥的动作好像出错了。
这一刻,黄时雨心里突然一紧,赶紧移开目光,徐老师播放的伴奏也在此时戛然而止。
“指挥官,别走神”,徐老师在旁边严肃地提醒黄时雨,“你知道的,排练时间不多。”
黄时雨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赶紧点点头。心虚地抬起头时才发现吴笙笙正在第二排偷笑,黄时雨估计她应该看到了自己和祝则溪的“眉来眼去”,立马一个眼神杀过去,示意她不准再笑了,否则绝交。
整个后半段排练,黄时雨再也不敢看向祝则溪的方向,她的眼神平等、全面地扫过除他以外的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