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酿葡萄酒
"那个叫藤原清的东瀛人,把自己撇的很干净,这倒反而有问题。我们暗中潜入,在他的行囊里发现了数量不多的丹药。"
余大河听着手下人说着,只撑着下巴,面无表情的把玩着折扇的扇骨。
一旁的唐瑛抬手给余大河的杯中添了茶水,轻声道:“那倭寇的据点应当也是和他有关系的,已经派人去查了。”
“可炼丹炉和丹药的数量,是不是有些太多了?我们早几年端的倭寇据点,也没有那么大的量啊。”
“难不成,是想仿照几十年前的,用丹药蚕食沿海百姓?”
“这个危害也太大了,若是真叫他们得逞了,可就麻烦了。”
你一言我一句的,几人便就争辩开来了。
唐瑛面露忧色,她垂眸看向一言不发的余大河,下意识攥紧了手中的壶柄。
没有人比余大河更明白丹药的危害。
丹药配方杂且乱,除了炼制者本人,谁也不知道里面添加了什么。
一旦沉迷其中,完全就会像是变了一个人。闹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藤原清这样的东瀛商人,若是表面前来贸易,私底下搞些小动作,是很难让人注意到的。
实在是防不胜防。
打断这一场激烈争辩的,是两声清脆的叩门声。
“哥,你在吗?”
小满的声音!
余大河松开手里的折扇,倏得抬起头来,迅速给手下那些两眼茫然的汉子们使了个眼色。
唐瑛则胡乱将桌上的宣纸归拢,一把就扔进了床榻里。
余大河眼疾手快,接住了飞散的几张,掀起被子将其盖住。
做完这些,门也被推开了。
看着门口的纤细身影,余大河脸上瞬间泛起笑意。
“怎么了小满?”
余小满本已经酝酿好了情绪,说什么都要从余大河那里把这笔钱要到手。
可一看见屋内那么多人,那要脱口而出的话拐个弯,又不得不咽回去了。
“你在谈事啊,那我一会再来寻你吧!”
余大河忙道:“谈好了,已经谈好了!”
这么多年,从来都是他追在余小满身后问东问西。这丫头难得自己主动来找他,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今天也得给她让道。
余大河的手下也极其有眼力见,边往外走边招呼余小满进去。
“诶!确实是谈完了!”
“我们先回了啊大河哥!”
“小满妹子快进去啊。”
不等余小满反应,众人已经连推带拉地将她推搡进屋里了,甚至还贴心地合上了门。
唐瑛从一旁取了新的茶盏,给余小满倒了半盏温水。
余大河将洗净的葡萄端到了余小满面前:“什么事这么急啊,也不多歇一会。”
“葡萄!”余小满这会那还顾得上吃喝,她急切地开口:“这么大的风雨,葡萄是不是都烂在地里了啊!”
谁能想到她历经磨难、死而逃生后,连觉都顾不上睡,就开始询问葡萄的事情了。
从前怎么没看出来,余小满在做买卖的这件事上竟如此有上进心。
余大河面露惊喜之色,扭头看了一眼唐瑛。
唐瑛笑道:“葡萄好着呢,全都采收下来了!”
为了这事,唐瑛还和余大河吵了一架。
得知余小满身在鬼哭滩的时候,墨云已经黑沉沉压在山头了。
在余大河眼中,他的妹妹手无缚鸡之力,能拿着铲子下锅炸个黄豆,都已经是她站在灶台前能力的极限了。真流落到荒滩上,是会饿死的!
他哪还顾的上风雨有多大,翻身上马就要往山里冲去。
光是林淮拽住马绳,再三保证余小满在鬼哭滩饿不死,又和唐瑛联手后,才摁住了余大河。
“殿下!小满如今的性子和您一模一样!若您在这个时候,最希望自己的亲人去冒着生命进山寻人,还是更希望他趁着雨落下之前,去将葡萄摘了,减少损失。”
唐瑛的这句话,让余大河慢慢冷静下来了。
他虽心中对余小满到底变成什么样子没有底,但出于对唐瑛的信任,他当即便就命手下的人,和林淮带来的精锐骑兵一起,赶在风雨到来前,将葡萄园那已经成熟的葡萄尽数采收了。
如今看来,唐瑛确实很了解余小满。
可听闻这个消息,余小满脸上并没有舒展丝毫,反而变得更加凝重了:“可葡萄都已经熟透了吧!”
她可记得,飓风来之前的那几日,太阳是又大又烈,晒得人都睁不开眼。
如此暴晒之后的葡萄会很甜,但同样的,汁水充盈的代价,是葡萄变得脆弱。
全熟的葡萄就只能在附近卖了,根本没办法承受太久的颠簸。
而很显然,周边村镇的人,是吃不下这么多葡萄的。
“你尝尝。”余大河倒是一点也不急,只将装着盘子的葡萄往余小满面前推去。
事已至此,还是先尝尝熟透葡萄的味道吧。
葡萄紫到发黑,是葡萄园里最常见的那个品种。颗颗饱满,团簇成一球。
余小满揪起离她最近的一颗,也不剥皮,就直接往嘴里送去。
表皮微涩,裹住了肥厚多汁的果肉。清甜微酸的汁水随着咀嚼的动作迸发在唇齿之间,甚至比想象中还要甜上几分。细细品来,还带着几分馥郁的花香。
微涩果皮很好的化解了这一份甜过头的腻,只留下满口生津的清爽与悠长的果味回甘。
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种,味道竟如此丰富。
余小满腾得一下站起身来,眸中闪着亮光。
“我知道了!这葡萄,我们不卖了!”
——
次日一早,余小满和谷野一行,一块回了葡萄园。
山中的短短几日相处,余小满对谷野的能力是十分的佩服。
眼下正是缺人手的时候。葡萄园的农户,就没几个清白的,几乎被端了个干净,全在县衙牢里蹲着了。
余小满在这县城也是人生地不熟,把能动用上的人脉都用上了。
她甚至盯上了林淮带过来的骑兵。
他们在帮忙摘完葡萄之后,没有回幽州。因为林淮插手了这个案件,之后还需要去追查沿海其余的倭寇窝点,他们得随时待命。
他们中的大部分,除了跟在林淮身边的几人,都暂时还驻扎在葡萄园中。
余小满便就试探地询问了林淮,能否把人手借给她做点农活。
本也没报什么希望,只是没想到林淮竟十分果断的就同意了。每日抽调二十余人,交由余小满调遣。
如此一来,加上了渔民们,人手倒是够了。
余大河慢上余小满半刻才到葡萄园。
他身后,马车满满当当的,装满了硕大的陶瓮、瓦罐。
这些陶器形状各异、颜色不同,显然不是出自一家商铺。
是余大河的商队一早去县城各处收购来的。
院子前,临时搭建起了草棚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