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第 7 章
路过镇上时,陈玉锦停下车子,拿着户籍文件又去买了一次糖和盐,如今她一共筹得了六斤盐,足以支撑祖孙三人小半年的日常所需了。
“锦姐儿,明日就二十了,奶这心里慌得不能行,你说……明日当真会有火烧云吗?”老陈氏拉住陈玉锦的手,眼里满是慌张。
“奶您别慌,我也不知道明日会不会是那个天,咱们走一步看一步吧!”如果可以,陈玉锦也不希望她这刚穿来没多久,就踏上了前路未仆的逃荒路。
祖孙俩心中都满是忐忑不安,陈玉锦在这种极强的压迫感之下竟意外睡的很香,老陈氏就不一样了,她几乎是睁眼到天明,天亮之时也是她心死之时。
五月二十,天方微亮,大片的霞光就在天际四散开来,等到光线越来越强烈,那霞光也越来越明显,大片的云朵被染成霞色。
老陈氏看着那异样的景色沉默良久,最终还是佝偻着身子去灶房里给俩孩子做早食去了。
不管未来怎样,当下她们还是要吃饭的。
“锦姐儿,既然你爹……信里预言的事已经成真,咱们收拾收拾,二十五那天跟徐猎户他们一家一道走吧!”
“对了,村里你狗蛋叔……奶想带着他一块走。”徐猎户一家虽然跟他们是一个村的,但到底不是同姓同宗之人,老陈氏对他们并不放心。
他们这一家三口孤儿寡祖的,万一路上遇上点啥事,旁人对他们起了坏心,就算带着武器,双拳难敌四手,未必能敌得过。
带上陈狗蛋这事是老陈氏深思熟虑过的,虽然狗蛋他脑子不好,但身上是有一把子力气在的,自家三个人却有两辆骡车,路上要是遇到较为坎坷的路,推车都不好推。
陈修文幼时经常和狗蛋一块玩耍,狗蛋无父无母,也经常在陈家吃饭,可以说陈狗蛋几十年来至少有大半时间是在陈家度过的。
除了户籍不在陈家外,说是老陈氏的半个儿也不为过。
陈玉锦诧异的看了老陈氏一眼,没想到她奶竟然跟她想到一块去了。
原本她就想着回村里看看,那个狗蛋叔为人如何,如果人品上没什么瑕疵,那能将他收归己用,给自家干活那是再好不过的。
“奶,我觉得可以。”
“就是狗蛋叔的路引问题怎么办?到时总不能我们进城让他在城外等着吧?”
陈玉锦觉得去往北地的路上她们不可能不进城采买,再一个逃荒时从城中穿过和绕行,那路途也不是一个概念,能抄近路陈玉锦是不愿意绕远路的。
老陈氏被陈玉锦问住了,她确实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过很快老陈氏就想出了解决办法,“可以签卖身契!”
只要让狗蛋他‘卖身’给自家,路引就不是问题。
嘉朝律令,奴仆是可以跟随主人家一道进出城池的,并不需要单独的路引,倘若奴仆犯罪,则是会找到主人家对奴仆进行处理,罪责严重之人,主人家也要接受处罚。
老陈氏没想着真的去奴役狗蛋,这只是个暂行办法。
“锦姐儿你带着昭哥儿在家吃饭,我去找狗蛋和村长!”火烧云被证实之后,留给他们的时间就只剩下了最后五日,老陈氏嘱咐了陈玉锦几句便风风火火的出门去了。
跟在城里不同,如今村里是老陈氏的主场,在自己的地盘上,老陈氏做事都变得麻利了几分。
吃完早食,陈玉锦洗完碗后带着弟弟在陈家的房前屋后各种转悠。
她惊喜的在后院的背阴处发现不少紫苏和野薄荷,这些可都是好东西,不论是拿来熏烧驱蚊虫抑或是泡水喝煮水洗澡都是极佳的物品。
“昭哥儿,看见这种草了吗?帮姐姐把它的叶子全都给撸下来,放到簸箕里。”陈家不养闲人,陈玉锦自己干活也没让弟弟闲着。
“噢~”昭哥儿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姐姐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他的小肉手伸向那长得肥肥大大的薄荷叶片,没怎么使力,一片完整的薄荷叶就被他摘了下来。
昭哥儿拿起叶子好奇的放在鼻尖轻轻一嗅,随即很快又皱着小鼻头把叶片从自己的鼻尖拿来了。
这东西好难闻啊!姐姐让他摘这个干嘛?
昭哥儿想过去问问陈玉锦这个叶子有什么用,可看见他姐姐拿着把镰刀把一根根难闻的草给割倒放置到一处,忙的热火朝天的。
昭哥儿轻轻抿唇,暂时压下了心底的疑惑,老老实实的按照自家姐姐的要求一片片的摘叶子。
陈家后院虽然紫苏和薄荷不少,但是陈玉锦没割一会儿就把它们都割完了。
她把自己割下来的紫苏跟薄荷均匀的摊开放在前院的地面上晾晒,昭哥儿摘的叶片也没浪费,就这么放在簸箕里,一样丢在了太阳底下晾晒。
陈玉锦准备把带茎的紫苏跟薄荷叶当成柴草储存,逃荒路上没事可以点一把熏一熏骡车和骡子,驱蚊驱虫。
不带茎的纯叶片则是可以做成香包,佩戴在身上,多多少少也能有些驱蚊的效果。
如果村子里的野薄荷多的话,陈玉锦其实更想做的是提炼薄荷油,那玩意才是大杀器,不论是烈日中用来清凉己身还是用来驱虫除味,都要比单纯的植物叶片好上太多。
老陈氏在去村长家前先去找了陈狗蛋,“狗蛋,婶给你说的你都记住了吗?”
陈狗蛋傻笑着摸摸自己的脑袋,“呵呵~婶~记住了~”
老陈氏,“行,那我就带你上村长那登记了,婶不是真的让你卖身,等到了北地那卖身契我会还给你的。”
陈狗蛋,“嘻嘻~”
老陈氏,“……”
算了,反正说了他也不懂,还是直接带他上村长那吧。
陈家村的村长辈分没老陈氏高,他跟老陈氏的儿子陈修文是一个辈的,这会儿见老陈氏带着陈狗蛋来到自己家,他客气道,“陈婶子来了~狗蛋也来了~快进屋坐!”
老陈氏摆手推拒,“坐就不坐了,大明啊,我找你是有事要你帮忙。”
“婶子,啥事?”
“我想带着孩子去北地寻亲,修文活着的时候就说等来年下场赴试后,要带着俩孩子上北地寻孩子娘那边的亲人去,可……唉,现在修文也不在了,但是村里旱成这个样子,我就想着,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干脆顺着修文的遗愿去北地吧!”
在县里给其他人说自家去北地的理由就是寻亲,老陈氏给村里就也得这么说,以便圆上先前的谎言,不然的话,万一有那有心之人一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