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小说网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第119章 翰苑文章,经世策论两相研


金陵的喧嚣与琐碎,
好似秦淮河上的粼粼波光,
虽绚烂迷人,却终究不是苏惟瑾此行的主调。
借势立威、初步搭建班底之后,
他深知真正的根本,
仍在于那即将到来的春闱大比。
功名光环可护一时,
唯有进士及第,方能真正撬动命运的齿轮。
小院的书房再次成为了绝对的中心。
窗户常常亮至深夜,
空气中弥漫着旧墨与新茶交织的气息。
苏惟瑾彻底沉静下来,
将所有应酬降至最低,
再次一头扎进了浩瀚书海之中。
会试,不同于乡试。
其阅卷官多为翰林院出身的中枢官员,
眼光更高,标准更严,
尤其看重“馆阁体”风范
——一种要求典雅凝重、逻辑缜密、
引经据典且必须符合朝廷主流意识形态的文风。
过于奇崛或带有太多个人锋芒的文章,在此极易吃亏。
“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苏惟瑾定下策略。
超频大脑全力运转,
像极了最精密的分析仪器。
他让苏惟山通过各种渠道,
不惜重金搜罗来近十科会试、
殿试的鼎甲文章和优秀答卷的抄本,
甚至还有几位知名翰林学士平日发表的奏疏、文稿。
书案上,各类程文墨卷堆叠如山。
苏惟瑾的目光飞速扫过纸面,
超频大脑同步进行着恐怖的信息处理:
“目标:正德元年会试第三名《论王者必世而后仁》。”
“分析:结构: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引经据典频率:平均每百字引《四书》2.1次,《五经》1.5次,史籍0.8次。
用词偏好:多选用‘洪猷’、‘睿鉴’、‘体国经野’、‘饬纪纲’等庄重词汇。
情感倾向:绝对维护君权,强调教化,慎言变革。”
“目标:正德十六年殿试策问优等卷《漕运利弊策》。”
“分析:论证模式:提出问题→引先贤论/本朝祖制→分析现状弊端→提出解决方案(必称‘伏乞圣裁’、‘仰承庙谟’)。
数据运用:提及漕粮数额、运河里程等具体数据3处,增强说服力。
规避点:绝不直接指责现任官员,将问题多归于‘吏执行法不力’或‘年久弊生’。”
海量的文章被如此拆解、量化、比对。
很快,一套清晰的“馆阁体”写作模板在苏惟瑾脑中形成,
精确到了破题的角度、典故使用的密度、起承转合的节奏,
乃至哪种类型的策问该引用哪位先贤的哪句话最为稳妥。
他开始了疯狂的模仿练习。
每日雷打不动完成两篇经义、一篇策论。
写完后,并不急于求教他人,
而是先用超频大脑进行自我审阅:
“此处用‘刍荛之见’过于谦卑,
换‘管窥之得’更合翰林身份。”
“《周礼》此条引用频率过高,
换《礼记·王制》中类似记载,更显博学。”
“对策第三点,触及卫所糜烂,
过于尖锐,改为‘宜申明军纪,
汰弱留强’,模糊处理。”
“结尾颂圣部分,需再增加两句,
提及‘陛下锐意中兴’之类,契合当下。”
他的文章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老练”起来,
辞藻华美,论证严谨,四平八稳,
透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官气。
若是不知作者,只怕真会以为是某位久历翰苑的老先生所作。
但他并未满足于此。
超频大脑在精准模仿的同时,
亦保留了一份超越时代的清醒。
“馆阁体”是敲门砖,而非全部。
真正要脱颖而出,
还需在框架内注入真正的见识与灵魂。
他密切关注着一切能收集到的朝政动态。
通过**轩的信件、沈香君偶尔透露的京城消息、
乃至市面流传的官报抄件,拼凑着京师的政局图景:
嘉靖皇帝即位已近两年,
“大礼议”之争看似稍歇,
实则暗流涌动,新旧势力仍在角力。
陛下锐意似乎更倾向于整顿吏治、清理庄田、改善财政。

上一章 目录 停更举报 下一章
小说推荐: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大逃荒!全家齐穿越,手握空间赢麻了! 半生不熟 小领主 还爱他! 反派不想从良 非职业NPC[无限] 病美人和杀猪刀 灵卡学院 迷津蝴蝶 大宋市井人家 少女的野犬 和嫡姐换亲以后 在O与A中反复横跳 开局为神子献上名为“爱”的诅咒 从鱼 吃瓜吃到自己死讯 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 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拆迁村暴富日常[九零] 风月无情道 强者是怎样炼成的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姐姐好凶[七零] 肉骨樊笼 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快穿] 草原牧医[六零] 龙凤猪旅行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