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第 50 章
人心,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一样的。
“姐姐,你生气了吗?”小宝怯生生地靠过来,小手轻轻拉住她的衣角。
苏婉音回过神来,将弟弟揽入怀中,抚摸着他细软的头发:“没有,姐姐只是在想事情。”
“那些人为什么要来找我们麻烦?”小宝仰起脸,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满是不解,“我们又没有做坏事。”
苏婉音轻轻叹了口气:“有时候,你没做错什么,但只要你过得比别人好,就会有人不高兴。”
这话对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太过深奥,但小宝却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就像以前村里有人笑话我没爹没妈一样吗?”
苏婉音心头一紧,将弟弟搂得更紧了些:“以后有姐姐在,谁也不能笑话你。”
夜幕降临,苏婉音哄睡小宝后,独自在油灯下盘算着今后的路。
今天这场风波虽然暂时平息了,但她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眼红的人只会更多。
她想起赵同志临走时那句“注意影响”,这话说得含糊,却意味深长。
在这个年代,做什么事都不能太过出头,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越过那条看不见的线。
第二天一早,苏婉音照常出摊,只是将摊子往自家院门内挪了挪,不再那么显眼。
她还特意减少了包子的数量,控制在比平时少三分之一的样子。
春香婶来上工的时候,眼睛还有些红肿,显然是哭过。
“婉音,我想了一晚上,要不我和小梅还是、还是别来了,”她搓着衣角,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省得再给你惹麻烦。”
苏婉音拉住她的手,语气坚定:“婶子,您要是现在不干了,那才真是中了那些人的计,咱们正大光明地做生意,不偷不抢,怕什么?”
“可是……”
“没有可是,”苏婉音打断她,“您要是不来,我一个人更忙不过来,除非是您嫌工钱少,或者在我这儿做得不顺心。”
春香婶急忙摇头:“哪能啊!你给的工钱够厚道了,我感激还来不及呢!”
“那就这么说定了,咱们还跟以前一样。”苏婉音笑着往她手里塞了两个刚出锅的肉包,“快趁热吃,今天还得靠您帮忙呢。”
春香婶接过包子,眼眶又红了,但这次是感动的:“婉音,你放心,婶子一定好好干,绝不给你丢人!”
一旁的周小梅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在还有春香婶这个长辈在,她妈说了,在婉音姐这里就听春香姨的话。
因此只跟着她重重点头,很快又忙活起来了……
摊子刚支起来不久,老顾客们就陆续来了。
大家似乎都听说了昨天的事,个个义愤填膺。
“苏家丫头,你别怕,咱们都支持你!”张老汉第一个表态,“要是还有人敢找麻烦,我们大家给你作证!”
卖豆腐的李大嫂也凑过来低声道:“我听说啊,是王彩凤去公社告的状,她看你生意好,眼红了,想学又学不像,可不就是……”
王彩凤就是之前学着苏婉音支苏家早点摊的人,只是在菌菇包出来后生意明显差了很多。
苏婉音心中了然,面上却不动声色:“谢谢大家关心,我没事,咱们还是照常做生意吧。”
虽然她刻意减少了供应量,但生意依旧火爆。
不到一个时辰,包子就卖完了,后来的客人只能失望而归。
“婉音呐,明天可得多做点啊,”有人抱怨道,“我这都连着三天没买上你家的包子了。”
苏婉音笑着道歉,心里却有自己的打算。
眼下这个节骨眼,还是低调些好。
收摊后,苏婉音特意包了一包卤豆干,安排好春香婶和小梅,准备上山口发电站那里问问。
眼看着万事俱备,怎么突然一下就没声儿了呢……
一走近,就看见王队长,苏婉音扬起笑容刚想打个招呼,没想到王队长立马移开了视线,装作没看见不认识她的样子。
苏婉音心里咯噔一下,知道大概这桩生意可能是做不成了。
但她还是想争取争取。
带着笑脸走上前打招呼,“王队长,忙着呢,这是我……”
苏婉音还没递出手里的小篮子,就被背后一个声音打断了,“哎!干什么的你!”
两人同时转过身,王队长嘴唇微动,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气音快速说了句“这是我们直接负责人潘总”。
苏婉音立马明白来人的身份了,不过看那人皱着眉头一脸不耐烦的样子,知道人大概就是对她有些敌意。
她将手里的小篮子遮盖好,还是带着笑迎了上去,“您好,我是苏记……”
话还没说完,就被对面的人不耐烦地打断,只见潘宏盛像赶苍蝇似的,挥了挥手,“我不管你是苏记王记还是什么李记,一律不准给我们的建筑工人供饭!要是吃坏了人耽误了工程进度,你担待得起吗你!赶紧的,走走走!”
苏婉音被闻讯而来的几个陌生面孔推搡着,但她仍然不想放弃,抗拒着回头大声喊道:“我保证食材新鲜又干净,一定不会出问题的!”
而听见这话的潘宏盛只是嗤笑一声,抱着双手,“保证?拿什么保证?凭你一个连个铺面都没有的小摊子?”
说罢,挥了挥手,“送走送走!建筑重地,闲杂人等一律不准通行!”
苏婉音狼狈地被赶出来,回头看过去,心里明白是接不下这单子了。
叹了口气,捋了捋散落的头发,慢慢往回走着。
一路上,她盘算着,看这情况,食品站那边的肉应该是拿不到了,家里肉也没剩多少,还好菌菇包已经打开了市场,颇受好评。
只是原本计划拿下这个单子再去城里寻摸个地儿开饭馆,现在看来,只得动用下原主爸妈的遗泽了……
回家的路上,她远远看见王彩凤正在自家门口和人说话,声音大得刻意:“……要我说啊,这年轻人就是不知天高地厚,有点本事就飘了,哪像我们那会儿,老老实实种地才是本分……”
看见苏婉音,王彩凤立刻噤声,眼神躲闪地别过头去。
苏婉音不想与她计较,总归是要搬去城里的,何必在这节骨眼儿上给自己树个敌人呢。
第二天出摊时,苏婉音特意多包了一笼包子,让小宝给王彩凤家送去。
小宝不解:“姐姐,她都说你坏话了,为什么还要给她家送包子?”
苏婉音摸摸他的头:“有时候,化解敌意最好的方法不是对抗,而是善意,去吧,就说是谢谢她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心。”
小宝似懂非懂地端着包子去了。
不一会儿就跑回来,脸上带着笑:“王婶子一开始不肯要,我说是姐姐特意给她家留的,她就收下了,还给了我一把花生呢!”
苏婉音笑了,这就是个好兆头。
又过了几天,摊子上的生意渐渐恢复了往常的量,但苏婉音依然控制着规模,没有继续扩大。
比起扩大规模和增加产量,她现在更想做的是研究新品,以便能更好抓住和锁定更广范围的顾客,还推出了几样价格更实惠的杂粮馒头和菜团子,照顾那些手头不宽裕的顾客。
这天下午,苏婉音正在准备第二天的食材,院门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苏同志在家吗?”
她擦擦手走出去,看见陆珩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一个小布包。
“陆同志?”苏婉音有些意外,“快请进。”
陆珩走进院子,目光在整洁的小院里扫过,最后落在苏婉音脸上:“听说前几天公社有人来找你麻烦?”
苏婉音请他坐下,倒了一碗凉茶:“也算不上麻烦,就是正常的工作检查。”
陆珩接过茶碗,眉头微蹙:“是市场监管组的老赵吧?他那个人就是较真,但不是坏人。”
苏婉音有些惊讶:“陆同志认识赵同志?”
“在公社开会时见过几次。”陆珩轻描淡写地带过,从布包里取出两本书,“这是上次答应带给你的,关于食品加工和卫生管理的书,可能对你有用。”
苏婉音接过书,心里一阵感动。
她不过是上次随口一提,没想到陆珩竟记在了心上。
“谢谢你,陆同志。”她翻看着书页,这些知识正是她目前最需要的。
陆珩看着她专注的侧脸,语气温和了些:“你的生意怎么样?没受影响吧?”
“还好,老顾客们都挺照顾的。”苏婉音合上书,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陆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