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 章 希望破灭
**心中一凛。
这个问题他也考虑过,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周师傅,您放心。”**坚定地说,“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创新,把矿区建设好,就一定能在整合中生存下来!”
话虽如此,**知道,这将是永丰铜矿面临的最大挑战。
矿产资源整合,意味着行业洗牌,小鱼很可能被大鱼吃掉。
当晚,**彻夜未眠。
他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矿区闪烁的灯火,心中已经有了新的计划。
永丰铜矿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
要么做大做强,在整合中占据主动,要么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发展道路。
无论选择哪条路,都充满艰难险阻。
但**相信,只要坚持改革的方向,依靠职工群众,就一定能闯出一条生路。
寒冬来临,北风卷着雪花,给永丰铜矿披上了一层银装。
尽管矿区生产经营形势好转,但**心中的忧虑却与日俱增。
周师傅提到的矿产资源整合,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经过多方打听,他确认了这个消息。
省里确实在制定矿产资源整合规划,年产量小于十万吨的小型矿山将被逐步关闭。
而永丰铜矿的年产量,只有八万吨。
“方老板,这是刚收到的文件。”
刘大山急匆匆走进办公室,递过一份**。
**接过文件,快速浏览。这是省矿产资源厅下发的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了“关小并大”的整合思路
“看来消息是真的。”**放下文件,神色凝重。
“那我们怎么办?”刘大山焦急地问,“矿区刚刚好转,难道就要关门?”
**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
“关门?没那么容易。”
他转过身,目光坚定,“我们要让永丰铜矿成为特例,成为不能被关闭的矿山。”
“怎么做?”
“两个方面。”**竖起两根手指,“扩大产能,争取达到十万吨的保底线,另外要转型升级,提高矿区的综合价值。”
刘大山摇头叹气:“扩大产能谈何容易?我们的开采能力已经到极限了,转型升级更需要时间,而整合可能明年就要开始。”
“所以我们必须双管齐下,与时间赛跑。”**语气坚决。
当天下午,**召开紧急会议。
当他把整合的消息告诉大家时,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这就是说,我们辛辛苦苦大半年,最后还是逃不过关门的命运?”生产科长沮丧地说。
“我不这么认为。”**站起身,“事在人为,只要我们能在整合前实现突破,就有一线生机。”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
一方面进行技术改造,挖掘现有设备潜力,提高产能,另一方面发展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
“可是资金从哪里来?”财务科长提出问题,“技术改造要钱,精深加工更要钱。我们刚刚还清贷款,账上没多少流动资金了。”
这确实是个难题。
**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我们可以寻求合作。”
“合作?和谁合作?”
“和科研院所合作,和下游企业合作。”**越说越兴奋,“用我们的场地和劳动力,换取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会议决定,由**带队,立即开始寻找合作伙伴。
接下来的日子,**几乎跑遍了省内的相关单位和企业。
然而,进展并不顺利。
有的科研院所对与小矿山合作不感兴趣。
有的企业担心永丰铜矿在整合中被关闭,不敢投资,还有的直接提出收购,想趁火**。
这天,**来到省冶金研究所,希望能合作开发铜材深加工项目。
接待他的是研究所的副所长,态度冷淡。
“方老板,不是我们不愿意合作,实在是你们的条件太差了。”
副所长直言不讳。
“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很难做出像样的产品。”
**没有气馁,“设备可以更新,技术可以学习,我们有全矿职工的努力和决心。”
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