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新长篇
初一早晨,陈芳华一出门,遇上的人都要笑着说一句“新年好!”,陈芳华也不自觉的露出笑容来,回一句“您也新年好,恭喜发财,大吉大利!”
有一个小孩子从她门前经过,看见屋里桌上摆着瓜子糖果,就笑着站在门边上不肯走了。
这些陈芳华吃的少,本来都是摆着应景的,这时便大方的抓一把给那小孩儿。
“谢谢姐姐,姐姐新年好。”小孩儿大声说完,蹦蹦跳跳的揣着糖果跑走了。
陈芳华门还没来得及关上,下一刻又跑来了更多的小孩儿,她只好再每人抓一把。直到两个盘子都空了,又散出去几个苹果,小孩儿们才兴尽离去。
陈芳华洗漱完,早早就上楼准备到刘淑英家去拜年,却不想一家子还没回来。她想了想,又到唐宁家去,她和唐宁关系不错,昨天人家还送了糖果,拜个年理所应当。
唐宁正被她妈揪着包饺子,一看见陈芳华就像看见了救星。
“妈,芳华来拜年了,我招呼她。”
唐宁妈笑道:“我还不知道你。”又回头朝陈芳华道:“正好留下吃饺子,之前就想叫你来吃,一直没找准时间。”
于是,陈芳华用一网兜苹果换了一顿饺子吃。
初一过完,初二开始走亲戚。陈芳华京市没有亲戚可走,在她这儿,年便算过完了。
于是,又全身心投入到了写作中。
新年新篇章,陈芳华打算开一篇长篇,投稿刊物还是首选《青年报》。
虽然《爱情这回事儿》还没登载,但之前的两篇已有不俗的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读者,在这个基础上,连载长篇便不算冒险。
但长篇和短篇不同,短篇讲究快节奏、高看点,每次她只需要闭关个一周左右就能写完一篇。而长篇最需要的则是持之以恒的耐心和严谨缜密的逻辑,一旦开文,就意味着她要全情投入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对作者的身心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作为一个自律性极高的作者,陈芳华先给自己列了两个计划表。
首先是锻炼计划,每天早晚各户外运动半个小时,确保体力和健康能跟得上创作的速度。其次是写作计划,她延续了现代时的更新习惯,每天确保至少工作四个小时,写作三千字以上。
计划做好了,接着就是搜集资料、撰写大纲等前期工作。
国人的观念里,十五过了才算过完年。陈芳华就给自己规定了一个期限。正月十五之前,循序渐进,慢慢进入状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即可。十五之后,则开始正式工作。
这次的长篇,陈芳华决定写一个自己经历的“倒置版”——八十年代的女主穿越到了三十年后,高中时期暗恋的同学竟变成了自己的爸爸,女主在身份认同和努力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成长和感情纠葛。
小说名字暂定《失落三十年》,又名《暗恋对象成了我爸爸》,一股浓浓的网文风。
故事的设定极具新颖性,一是未来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这个没人能比陈芳华更清楚,她连脑洞都不需要,笔提起来就能写。二是暗恋对象变爸爸,这个看似挑战伦理的沙雕设定,能轻易的勾起读者的好奇心。
虽然故事写起来轻松,但是女主人物小传还是要做扎实,这样她穿到未来的一切矛盾冲突才能立得住。陈芳华开始每天到街上去转悠,观察路人的一言一行,又跑到市图书馆去,翻阅近十年以来全部记录在册的大事记。
一直忙到正月十四,所有的前期工作全部完成,大纲和人物小传加起来足足写了快一万字,书桌前的白墙上贴满了写满设定的稿纸。正月十五便什么也没干,在家里躺了一天,调整状态,然后从第二天开始,严格执行之前制定的写作计划。
每天至少工作四个小时,陈芳华便将每天的写作时间雷打不动的固定在了早上的九点到十一点,下午三点到五点,至于晚上,要么看书充电,要么状态好了再写几个小时。
好在前面的过渡时间足够长,陈芳华从下笔开始状态就一直在线。正月过完的时候,小说字数已经写了有六万字。而就在这时,她同时收到了《青年报》和家里的来信。
家里来信的内容在陈芳华的预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