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 21 章
嬴稷听得心潮起伏,他何尝不知盐铁之利?只是以往牵涉太多,阻力巨大。
如今,嬴政不仅点明了关键,更带来了解决问题的技术。尤其是这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巨额财富,让他彻底动容。
但嬴稷旋即想到另一个问题:“此策甚好,然,此事千头万绪,涉及甚广,需一能臣干吏总揽其事。政儿以为,何人可当此重任?”
嬴政似乎早已料到有此一问,他脑海中立刻响起苏苏清晰的声音:“阿政,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干。吕不韦搞经济绝对是一把好手。大秦现在不缺处理政务的官员,真正稀缺的是像他这样精通经济、能开辟财源的高手。”
嬴政平静开口:“孙儿举荐,吕不韦。”
“吕不韦?”嬴稷微微挑眉,“一商贾出身……”
“正是因其曾为商贾,通晓货殖盈亏,精于计算,更兼具魄力与手腕。”
嬴政解释道,将苏苏灌输给他的经济学理念,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方式说出,“重农抑商,乃固国之本,然,若能善用商之手段,为国聚财,使财富如江河汇海,充盈府库,则此商,便不再是蠹国之虫,而是强国之器。”
“吕不韦之才,在于能将经济之利,转化为政治之基。大秦,不缺守成之吏,缺的正是这般能开源拓土、为国创收的经世之才。”
这番话,让嬴稷陷入了长久的沉思。他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的孙儿,其眼光之毒辣,格局之宏大,再次超出了他的预期。
嬴政不仅仅看到了技术,更看到了制度,看到了人才运用的突破常规。
“经济,决定上层建设么?”嬴稷回味着嬴政话语里那些新颖却直指核心的词汇,最终,苍老的脸上露出一丝决断:“好,就依你之言。寡人即刻下诏,设立 盐铁丞 ,总领盐铁专营事宜,由吕不韦担任。着你从旁协助,提供技术支撑。”
“孙儿遵旨。”嬴政躬身领命。
在他低头的瞬间,身侧苏苏的光球轻轻闪烁,为嬴政前进一步而高兴。
当嬴政走出弥漫着药味与暮气的章台宫时,已是黄昏。
夕阳将他的身影在咸阳宫长长的阶梯上拉出一道斜斜的、悠长的影子。
那影子沉着、稳定,蕴含着与他六岁身形全然不符的庞大与力量,仿佛一位真正的帝王,已提前将他的印记,烙在了这片即将被他掌控的河山之上。
嬴政知道,这不仅仅是一项政策的开始,更是他将现代经济理念植入这个古老帝国的一次重要尝试。
而苏苏,依旧是那个站在他身后,为他点亮前路的光。
当吕不韦在自己的府邸接到这份石破天惊的任命诏书时,这位惯于投资、善于操弄风云的商人政治家,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颤。
他并非畏惧重任,而是清晰地感受到,自己这一次不再是与公子子楚博弈的投资者,而是被那位年仅六岁的王孙政,选中并投资了。
他的人生,仿佛在这一刻被彻底纳入了一条更波澜壮阔的轨道。
——
秦王诏令既下,吕不韦走马上任盐铁丞。
这位昔日奇货可居的大商人,深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道理。他并未急于挥舞王命大棒,而是精准地祭出了三记组合拳。
第一拳,技术降维,品质碾压。
在骊山学宫的技术支持下,新设立的官营盐场、铁坊迅速投产。
盐场采用苏苏优化的阶梯式滩晒法与深井卤水提炼术,产出的盐雪白细腻,毫无苦涩杂味,成本却比私盐低了数倍。
铁坊则以灌钢法为基,产出的铁器坚韧锋利。
犁铧更耐磨,刀剑更刚硬,价格却与以往劣铁相当。
咸阳西市,老农蹲在官营盐铺前,捧着雪白的盐粒,难以置信地对身边人说:“这官盐,比俺以前买的又黄又苦的私盐,好太多咧。价钱还便宜。”
类似的赞叹,在各地的市井间悄然流传。
品质更高,价格更低,官营盐铁一上市,便如狂风扫落叶,将私营盐铁商的生意冲得七零八落。
第二拳,经济手段,温水煮蛙。
吕不韦奏请秦王,颁布《盐铁专营令》:
一、设盐引、铁引。无引私贩者,货没官,人服刑。
二、原有盐铁商人,可凭资历、能力,经考核后纳入官营体系,为国效力。
三、 鼓励民众举报私贩,查实重赏。
此令一出,分化瓦解了商人群体。有门路、有能力的纷纷谋求招安,剩下的要么转行,要么转入地下,力量大为削弱。
第三拳,舆论造势,民心导向。
吕不韦暗中授意,将官盐纯净,可防大脖子病、官铁坚韧,一具可传三代、盐铁之利归于国库,可减农赋,可强甲兵等观念,通过说书人、童谣在市井间广泛传播。
底层民众得了实惠,自然拥护。
一时间,买盐铁,认官坊成了秦国民间共识。
吕不韦手段老辣,环环相扣,短短半年,秦国盐铁市场,已有七成收入囊中。
然而,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真正的反扑,来自那些依靠盐铁牟取暴利的宗室贵族与军功世家。
他们损失的,不仅是钱,更是圈养门客、私蓄武力的经济基础。
这一日,以渭阳君嬴傒——安国君嬴柱的兄弟,宗室领袖、将军嬴摎——军功集团代表为首,十几位宗室重臣、军中大将联袂闯入章台宫。
“王上。”嬴傒须发皆张,率先发难,“吕不韦一介商贾,借盐铁专营之名,行盘剥百姓、与民争利之实。如今市面盐铁价格虽低,然品质粗劣,远不如前。民间已是怨声载道。”
“正是。”嬴摎声如洪钟,“官营铁器脆而易折,我军中已有多起刀剑崩口事件。长此以往,将士手持劣兵,如何为大王征战四方?此乃动摇国本之举。”
“请王上明察,罢黜吕不韦,废止盐铁专营。”众人齐声附和,声震殿宇。
他们带来了苦主,是他们提前安排好的平民和士兵,呈上了物证——刻意损坏的官营铁器,人证物证俱全,言之凿凿。
卧榻上的嬴稷面沉如水,看着下方群情激愤的宗室贵族。他深知这些指控大多子虚乌有,但这股联合起来的反对力量,不容小觑。
就在殿内气氛凝重,嬴稷权衡之际,嬴政的声音自殿外响起:
“渭阳君、嬴摎将军,此言差矣。”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六岁的嬴政身着玄色王孙服饰,缓步走入大殿。嬴政身后,两名侍卫抬着一口木箱。
在踏入殿门前,苏苏已瞬间扫描了那些证物,并在他脑中提示:“阿政,那些断裂的铁器切口有异常,是人为敲击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