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红汤鱼肉
准备妥当后,宋甜甜又来到陶器铺订制了一批同样版本的改良版陶盆,并在底部刻上了“宋氏小食铺”几个小字,这就相当于古代版的商标,与陶铺老板商定好价格后,再协商好何时何地送货。
她又来到了何屠夫铺子里,这次基本包圆了整只猪的排骨,何屠夫身材高大,面貌凶狠,且皮肤黑黝黝的,有些像她之前在济世药铺看见的那位长得黑壮的年轻男子,她好奇问:“何叔,你是不是有个与你一般样貌的儿子啊。”
何屠夫举着手中的大砍刀,虎虎生威,很快把宋甜甜买的排骨剁成了大小一致的节块,他把排骨装在宋甜甜的背笼里的陶瓮里,粗声粗气的说:“是耶,宋小娘子咋会知道,我那儿子天生神力,也是屠宰的一把好手,只是样貌随了我,不好看,要是随了他娘亲就好了,对了,他叫何三郎,宋小娘子你应该还未见过。”
何屠夫没有女儿,特别羡慕有女儿的人家,可惜他家娘子体弱,他也舍不得让娘子再受累,故只有何三郎这一个儿子,面对宋甜甜这般可做他女儿的小娘子,面部表情都不自知柔和许多,音量都弱上几分。
他见铺子里无旁人,低头悄声神秘的与宋甜甜说:“宋小娘子你看中我家铺子的肉,如你这般厨艺的人怕早就发现我家的豕肉与别人的不一般了吧,实不相瞒,这都是我家那浑小子无意间发现的,那小子终日不像话,围着个小娘子打转,总算做了件像样的正事。”
宋甜甜见他嘴上说着儿子的不中意,实则脸上带笑,腰板都不自觉挺直了,了然他说的何事,她也笑眯眯未言明道:“那是您儿子争气,不然咋旁人没发现,独独您儿子发现了,说明他观察力强,思维敏捷,力气大以后还能子承父业,您有个好儿子呢。”
“哎呀,从宋小娘子口中,我都觉得跟自家那浑小子咋都不是同一个人,宋小娘子好口才,你家吉祥如意也是顶好的乖孩子,听说吉祥还考上了官学,不得了哦,那官学每年只收几十人儿子,可谓万中选一,真是文曲星下凡,还有如意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可爱得很。”何屠夫说着说着连眼神都带上了羡慕之情,天知道他好想要个乖巧的闺女。
排骨装好后,宋甜甜递了二串铜钱后,两人停止了互相吹捧,她嘱咐何屠夫明日还是送今日分量的排骨到铺子里,经过这番交谈,宋甜甜便得到了比往常更实惠的价格确定了长期供货的标准。
出了门的宋甜甜自然也没看见何屠夫若有所思得望着她的背影。
随后她背着背笼拐角又来到了之前卖海鲜的那个摊位,果然那个小贩还在此处,像虾、鱼这般海鲜在云海县并不受欢迎,腥味重,有刺,与豕肉相比,连腥臊味大的豕肉都好卖上许多。
因其不好卖,那小贩见前几日的大主顾又来了,满脸堆笑,热情不已,生怕宋甜甜一不满意便转身走人。
“小娘子,今日您需要些什么,我这鱼、虾都是池塘里,常年喂的青草,腥味小,个头大,你瞧瞧,鲜活得紧。”
宋甜甜探头瞧,确实不论是鱼还是虾品质都不错,听见是青草养的,她心中一亮,面上却不动神色:“这鱼腥味重得很,这虾剥了壳也没甚好吃的。”
说完摇摇头,便起身准备走了。
“唉,小娘子,您等等,只要您买,价格方面好说好说,您莫要着急嘛。”小贩想到家中池塘里的鱼、虾早就装满了,每日还需割大量的青草喂养,家中早就对他坚持养鱼心生不满了,若再卖不出恐怕明年就养不成了。
“真的?价格好说?”
“是的,是的,好说好说。”
最后用低于市场价三成的价格两人达成了供货协议,卖鱼贩挑着扁担就跟着宋甜甜一同回了小食铺。
虽售价过低,但薄利多销,最重要的是家中鱼虾畅通了销路,每日都能有一笔收入,总算保住了鱼塘,因此他也精神焕发、兴奋不已。
若销量好,便每日送来,还包杀鱼。
搞定了长期供货商,宋甜甜回到店中就准备今日晚食,她出门前就让吉祥画了幅宣传海报,是一幅围炉聚餐图。
图上是一家人聚餐的场景,中间就是一口双层鸳鸯锅,外层则是满满当当的肉菜,里层清汤就画了几朵香菇青葱,人物用墨线简单勾画了几笔,而那口大锅里面则刻意画的彩墨画,用来吸引人的。
她特意做了个木架子,让吉祥画完后就把海报粘在木板上,放在铺子外,海报上还写了“好汤配干锅,神仙也不走”,还附着:“限时特价,只要八十八!限时一天!”,右下角小字写明“明日恢复原价九十九。”
从上午出去进货,宋甜甜一下午都在灶房打转,准备配菜、调料、炒干锅料、腌鱼。
本来她不打算上鱼的,突然想到干锅变汤锅可以加上鱼片,否则菜中无肉,食之无味,而腌制好的鱼肉倒入汤锅中可除腥味,肉质鲜嫩,即有肉也有菜,完美。
提前准备好后待食客上门时,把炸好的土豆藕与排骨虾炒一炒,倒入菌汤,点上小炉子,随点随吃,方便又快速。
。
离回村还有些时辰,李二郎推着板车在云海县闲逛,难得如此清闲的时候,便走走停停,好不自在,离上次逛集市有一月有余,他总觉得县城比往日又繁华了不少。
这次在上山猎到了几只袍子,才卖于酒楼赚了不少银钱,今儿个他可得好好逛逛了,从宋姐儿走后村里很少闻到浓郁的饭菜香,由简入奢易,又奢入简难哦,就连爹娘也不时叹气。
走着走着,李二郎见前方铺子人头攒动,喧哗之声入耳,不禁生出好奇之心。
他也是个喜爱凑热闹的人,有一颗不凡的八卦之心,当即推着板车到那铺子去。眼见板车停在外围实在无法挤进去了,他只得伸长了脖子,想看个究竟,急得他抓耳挠腮。
所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