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灾难中挺进
村民一走,林青禾脸上的笑便消失了,他心里翻涌着怒火,“原来他们就是这么给我筹粮的。”
刘掌柜也很气愤,“幸亏咱们来了一趟,不然还要被蒙在鼓里。”
毕竟是自己推荐的粮行,此刻他是有些尴尬的,所以先骂在前面。
好在林青禾也没怪他,只问:“刘叔,接下来怎么办?”
刘掌柜沉吟片刻,“不能和他们硬碰硬,咱们毕竟是外来的。”
林青禾点头,他还是太天真了,以为签了契书就没事了,但他忘了,这里是人家的地盘,胳膊拧不过大腿。
回城的路上,林青禾和刘掌柜商议了一番,决定兵分两路,由刘掌柜出面,去找他最熟悉的一家粮行,看看能不能寻到突破点,林青禾则转去永昌米号的对头盈泰粮行,用最快的速度把粮食买到手。
林青禾甚至都已经做好了加价的准备。
*
下午,林青禾带着罗满仓夫妇两个到了盈泰粮行。
进去以后,他故意摆出傲慢的态度,对伙计说:“你们库房里头现存多少稻谷?”
伙计一愣,赶紧上下打量了一下林青禾。
衣着十分普通,不像是出手阔绰的大主顾,而且还是一个面嫩的小哥儿,可偏偏对方口气又这么大。
伙计一时也不敢乱说话,只小心道:“我们盈泰的库存一向充足,客官放心。”
“是吗,”林青禾一脸不屑,“前几日去永昌,他们也是这么说的,结果呢,就要了三十万石还得四处去筹粮,亏得我还那么相信他们。”
一听三十万石,伙计立刻精神一振,消息他们早就听说了,就在方才他们掌柜还骂呢。
眼下大主顾就在跟前,伙计自然不敢怠慢,赶紧把掌柜给叫来了。
掌柜按捺下内心的狂喜,一边给林青禾倒茶一边试探道:“听说客官已经在永昌买了三十万石粮食,莫不是还不够?”
林青禾嗤笑一声,“三十万算啥,我可是要供应一个国家,这点还不够塞牙缝的。”
掌柜动作一顿,惊讶道:“供应一个国家?”
林青禾似乎有些懊恼,支吾了几句,含糊道:“总之我就是要很多粮,而且绝不能是陈粮,我是要给人吃的。”
掌柜也是个聪明人,他一边恭维林青禾一边打听,而林青禾像是忍不住炫耀似的,“不小心”泄露了很多出去。
掌柜因此知道了他家里是专做海上贸易的,航船有个几百艘,最近偶然得知一个小国遭了灾,缺粮缺的紧,所以打算利用自家的优势运送大批粮食过去卖。
林青禾再次展现了自己编故事的天赋,连一些细节都编造到位,掌柜这辈子都没出过海,就是想怀疑都找不到依据。
见说的差不多了,林青禾便不耐烦道:“你们到底有多少,我可没时间和你们耗,有多少要多少。”
掌柜生怕他转头就走,赶忙道:“客官要稻谷对不对,昨日才清点过呢,几万石是有的,都是好粮,我们盈泰一贯奉行诚信经营,和别家不同。”
这个“别家”二字,说的十分意味深长。
林青禾更不耐烦了,“就几万石?怎么不早说?”
旁边的罗满仓也气愤道:“少爷,别和他废话了,赶紧找下一家吧,就几万石够塞什么牙缝的。”
“就是,”杨秋菊也气的不行,“还不如人家永昌呢,起码人家一下子就能拿出四五万石来。”
见林青禾起身要走,掌柜赶紧拦住他,“客官别急,五万,五万是有的,只要您点头,立刻就能给您拉走。”
杨秋菊拉住林青禾,劝道:“少爷,要不先把这五万收了,再加上永昌那边的三十万,起码把东州那边等着的十几艘航船送出去吧。”
罗满仓也跟着劝了几句。
林青禾想了一下,无奈道:“也只能这样了,一会儿你们记得到永昌去催一下。”
说到永昌,他的脸色要好看很多,似乎对那边颇为满意。
掌柜心里实在不屑,但忍住了没说什么,怕惹的林青禾不高兴生意黄了。
林青禾重新坐下,对罗满仓道:“你跟着掌柜瞧瞧去。”
罗满仓点点头,走之前和林青禾交换了一个眼神。
等了半个多时辰,罗满仓终于回来了。
“少爷,确有五万石。”
他这么说,就是看过成色了,没什么问题。
林青禾终于放心了,他站起身,“那就全要了,掌柜的,我和永昌那边议定的价钱是三百文一石,既然都是一样的粮,就算一样的价儿吧,如何?等日后你库房满了再派人告知一声。”
说完就示意罗满仓掏钱。
掌柜赶紧按住罗满仓的手,“这不成啊,我这可都是好粮,三百文本钱都不够啊。”
林青禾不高兴道:“胡说,那怎么人家永昌能卖?”
掌柜心里不知道把永昌骂成什么样子,林青禾要得急,当下就要拉走,他不好掺陈粮进去,偏偏还不知道怎么说。
林青禾:“掌柜的,你莫不是不诚心卖吧?”
掌柜笑道:“怎会如此,只是我这些粮都是挑选过的,不比别家直接收进来就卖,工钱都不晓得给出去多少,客官,三百文实在少了些。”
林青禾眉头紧皱,很不高兴的样子,“那你说多少,爽快些,我还要去下家呢。”
“四百文。”掌柜咬咬牙给了一个比心理价位还要低的价儿。
林青禾作势要走,被罗满仓和杨秋菊劝了回来。
林青禾没好气道:“成吧成吧,要不是我家船急着出海,我可不会点头。”
“你们两个留下来清点粮食,我自个儿去下家就好,节省些时间。”
罗满仓和杨秋菊点头。
林青禾一个人回了客栈。
刘掌柜还没回来,不知道什么情况,但好歹粮食已经买回来了,只是给永昌那几家的定金还不晓得怎么拿回来。
事情没解决,林青禾也坐不住,喝了口茶就又出去了。
本来想着再去茶楼听听消息,结果一出门就看见了认识的人。
在宁州也只见了两回,林青禾还怕认错人,先辨认了一会儿。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