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买酒
找差事做,众人没把孟流光的话放在心上,只笑着说小姑娘长大了。
孟流光晓得大家忙,在敷衍她,下定决心,等家里落脚的地方和做买卖的摊位定下后,定要找个差事,绝不做只知吃喝玩乐的废物。
接下来的几天,一家人忙着租赁房屋,她们手上的银钱加上在陵川县酿酒所得的几贯钱,抛去路上吃喝住店的费用,总共还有两百三十余贯。
官府宅店务经营的房屋租赁,有按房间租赁的,价格低廉,但鱼龙混杂,也有按宅院整套租赁的,价钱高些,胜在安静。
李素手上握着这笔不大不小的钱,为了女儿的安全着想,便决定单独赁下一座小宅院来。
在连续看了七八座院子后,终于定下了一座比较满意的,紧邻着河,走上一二里路便能到新夜市,邻居是一对卖豆腐的母女。
正屋三间,西厢房两间,东边是堆放柴禾的棚子。
既不用担心浮浪子弟夜闯,日后拉车出去做买卖也方便。
掠房钱三贯又四百文,李素当下拍板,签契。
落脚之地定下后,便要定谋生的手段了。
老赵回自家住了,眼下这座小小院落里便只剩孟家人了。
几人聚在正房的明间。
李素抬眼瞧着不大的宅院,道:“院落不大,但咱们便同在陵川时候一样,先少量酿些酒去卖,等赚了钱,换上大院子,再把买卖铺开来做。如何?”
“娘,我倒觉着酿酒的事情不急,听说官营正店里的酒品质就很不错,若要卖酒,不妨先到正店里买些来。”孟溪舟道。
“自己酿酒陈本低,买官营酒出售只能赚个差价,粗想不是做生意的道理。咱们有官府许可酿酒的文书,何故要去买酒来卖?”李素不解。
“方到汴京,我同妹妹在外游玩那晚,街上有许多小贩卖自家酿的酒,官府顾忌百姓生计虽不查禁,却瞧着买的人也不多,反而是从正店里出来的酒卖的好。”孟溪舟慢慢分析道。
“咱们初来乍到,虽有文书作保,名头却不及官营和正店。”
“这却如何是好,抱着现成的手艺,难道不用?酒香不怕巷子深,咱们拿手的羊羔酒,比那些正店的品质要好呢!酿好了,自然有人来买。”李素道。
孟溪舟实言相告道:“羊羔酒成本高,酿造难度大,赵叔已然告老,靠我和秋至,骤然间难以支撑。
“这两日我思虑良多,羊羔酒要酿造要卖,但还不是时候,咱们在夜市支摊,是小摊贩,不说市井百姓少有闲钱购买这等价高的酒,便是要买,也是去信誉有保障的正店。
“我想,不如先从正店里进些价格各不相同酒,拉到夜市里也好卖。”
她起身,转向母亲,笑着道:“我晓得娘不肯让我们当苦力,只做赚差价的小买卖,女儿想法亦是。”
李素听她如此说,转愁为喜:“你这个鬼灵精,可是有别的点子了,还不快说,看把一屋子的人急死。”
余下的人哈哈大笑,连一向不爱在人前说笑的孟流光都催促道:“姐姐快说。”
孟溪舟刮了刮妹妹的鼻梁,笑着道:“咱们虽说进的是官营店里的酒,却可以再次加工,使卖相和口感和市面上的酒不同,自然也能多赚钱。等名头打出去了,再自酿酒去卖,岂不稳妥。”
“如此说来,的确不失为一个好法子。”李素细想稍倾,点头称赞。
看日头快到用饭的时候了,只是锅碗瓢盆一应器具还没置办齐整,李素发话,依旧到街上吃些,顺便打听打听官营店的情况,赶明儿便去把酒买来,好早日将买卖开办起来。
翌日天空还暗黑不明的时候,孟溪舟和秋至便起床了,俩人得早早地去官营店买酒。
进入三月,天气转暖,早晨却还是极寒冷的,刺肤的冷风呼呼地往人心口里灌。
孟溪舟头上带着风帽,身上裹着珍珠毛羔羊皮翻领小袄和兔毛锻斗篷。
秋至同样穿着羊皮袄,双手还带着皮套。
甘妈妈怕冻着两人,找出来一条羊绒毯子,盖在两人腿上,这才放心让两人出发。
时辰虽早,路上行人却是不断,一路走一路打听,等天空泛起鱼肚白的时候,两人到了目的地,左二厢第二甜水巷的高阳正店。
他们原想是到举国闻名的樊楼去买酒的,打听后才知樊楼在左一厢,路途要比高阳正店远上将近一倍,考虑到除了买酒,还要置办酒盏、家常日用器具等物,便选了个相对近的正店。
高阳正店,其店面开阔,五六间屋宽,天还没亮,店里已是人影幢幢。
店里的酒都是明码标价,有烧酒、黄酒、麦酒之分。烧酒和黄酒以品质好坏、价格高低来说,共分为五等,三等四等五等酒卖的最好。
孟溪舟转悠两圈,来往购买的商户很难把价格压下去,哪怕一文都难,便不再犹豫,选了五大坛四等的黄酒,麦酒也买了两坛。
没有选烧酒,是因为烧酒易醉,开在夜市的的小摊贩,最怕有人喝酒闹事,且烧酒不好二次加工。
结账后,俩人特意赶着毛驴从御街旁路过了一回。
御街宽约两百余步,北起皇宫的正德南门,一路向南,直到南熏门。路心安着两行朱漆杈子,中心御道,日常禁止人车通行,只两旁的御廊允许市人做买卖。
御沟里种着荷花,只是还不到荷叶露头的季节,略显寂寥。
沟两岸交杂植着桃树、梨树、李树、杏树等果木,眼下三月,桃花绽放,远远望上一眼,便觉热闹,简直把汴京城的繁华盛景都顶在了枝头。
俩人出朱雀门,往外成走。
外城里的物价相对内城来说便宜些,转进一处早市,吃个包子,喝口热汤,锅碗瓢盆、刀剪斧薪、米面等物,一一挑选了些。
还剩酒盏没有购置,早市上的人越来越多,拥挤的很,不方便驴车通行。
“秋至,你在这里看着东西,我到街里头瞧瞧。”
她倒是不慌不忙,连续逛了三家瓷器店,酒盏酒碗尽有,但不接受定制。
街尽头也有一家瓷器店,许是偏远的缘故,客人远不如前几家多,但店铺前的路面洒扫得很干净,进去一瞧,有她想要的花瓣盏。
“掌柜的,花瓣盏如何卖?”
从柜台后走出一妇人来,微胖的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