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第三十五章
色漆黑如墨,黑云如墨,几欲落雪。
黄昏时分,山间飘起了浓郁的雪雾,视野里一片茫茫,山风凌冽,叫人每走一步都万分艰难。
冷风猎猎吹动萧谙神身上单薄的披风,她不由得打了个寒战,勉力眯起眼抬头看。
马上就要天黑了,四周雾浓,只能隐约看清自己身在一片黛青的群山之中,周围风声呼号,看不清前路。
萧谙神裹进披风,不自觉打了个寒战,咬紧了牙关。
山间未融的雪水灌进鞋袜里,腿脚已经麻木到失去了直觉。天色昏暗下寸步难行,她却不敢停下脚步,抱紧了怀里的包袱,踉跄着摸索着前路向前走去。
她必须要在天黑之前找到能够过夜的地方。
这是萧谙神独自一人踏上北上之路的第三天。
五天之前,萧谙神简单收拾了些行装便离开了车队失事处,开始了北上的旅途。然而,即便对这一程的艰难早有预料,可沿着官道朝前走了一阵,她这才发现,事情比她想象的要艰险得多——
车队失事的地方是群山间的路旁,放眼望去,四面皆是茫茫松林,无边林涛笼罩四野,风声吹动铺天盖地的林涛,听着叫人颇有几分胆战心惊,不知隐匿于其下的黑暗里潜藏着怎样的危机。
今日午间,路旁的一棵古松柏在大风中轰然倒塌,正好挡在了官道的正中,随之而来的还有无数碎石和泥土,将道路堵塞了个彻底。
无奈之下,萧谙神只能从山间的小路绕路。
然而没想到,午后没过多久,天气急转直下,朔风怒号,墨云滚滚,天色很快黑下去,又要要下雪。
眼看着天就要全黑了,萧谙神摸索着又走了半个时辰,连半点人烟都没见着,耳畔倒是时不时传来远处的狼嚎。
终于,天色全然黑暗下来时,她看见了远处客栈的光亮。
天寒地冻,客栈里也人迹罕至,楼下的桌椅空了大半,只有寥寥几个过路人在吃酒闲聊。
她刚在一张空桌前坐下,那几人的话语便传入耳中——
“听说前几天,这条路上又出事了!”
萧谙神的心漏跳了一拍,虽然那几人并未明说,可她却莫名听懂了——这几人说的,正是昨夜她的车队遇袭之事!
“是啊,那么大阵仗的车队,被洗劫一空,连个活口都不剩......”另一人说到这里,后怕似的叹了口气,嘟囔道,“快到年关了,不太平啊。这条路本就是商贾贵人们进出上京的必经之路,那匪人就是看中这点,才屡屡......”
“唉。”对面的人沉默须臾,压低了嗓音,“不过,一个活口都不剩下,这着实是有几分骇人了,我在这条道上跑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见到这般......”
他打了个寒战,继续说,“听说昨天白天他们又回去了,在周遭逗留许久,也不知是在找些什么,听说满地都是尸骸,道路都被鲜血染红了,啧,那惨状,真是可怜......”
萧谙神听到这里,不由地感到浑身发冷。
她心中明镜似的,这群人去而复返,分明就是来找自己的!
就在她独自一人离开车队后不久,袭击车队的流寇便去而复返,在附近搜寻了一圈萧谙神的踪迹,确认她已经下落不明,这才愤愤离开了。
也算是她命大,居然恰好与流匪错开来,冥冥中捡回了一条性命。
“这车队到底是什么来头,怎么做的这般决绝、连个活口都没剩下?”
“谁知道呢。”
对面的人长叹一声,“像这样的权贵之人,招惹的仇家也多,指不定是受了指派,过来寻仇的呢。”
说到这里,这人余光远远一瞥,看见了独自一人坐在厅堂另一角桌前的萧谙神。
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门外风声呼啸,大雪终于簌簌落下。
客栈里只点着一盏昏黄幽亮的烛灯,远处的少女头戴幂笠,长长的面纱垂下来遮住了容貌。黯淡灯影摇曳不绝,她身影朦朦胧胧,显得清寂又落寞。
萧谙神只点了碗素面,可听着耳边传来的交谈声,她是一点都吃不下去了。
“小女郎,这天寒地冻的,你怎么一个人?”
她正心事重重地发着愣,没注意方才闲聊的那桌什么时候朝她看了过来,“瞧你不像是跑生意的样子,怎么这个时候一个人住店呐?”
这搭话颇有些突兀。面纱底下,萧谙神皱了皱眉,最终只简单答道:“回家去。”
“回家?”那人显然对她的答案不甚满意,目光打量了她一番,又不死心道,“你是往南去,还是往北走?”
再开口时,语气明显刻意放得轻柔许多。
落在她身上的目光意味深长,萧谙神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再也没了吃东西的兴致,站起身来,转身就要上楼回屋。
“这路近来不大安全,你孤零零一个女子,保不齐要被人欺负了去。”那人还在絮絮叨叨,见萧谙神转身要走,在她身后提高了嗓音,“小女郎,要不要跟我们同行啊?哎,别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