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小说网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第191章 密疏陈三策,釜底巧抽薪


秋夜,寒意渐浓。
乾清宫的烛火却亮如白昼,
嘉靖帝朱厚熜独坐御案之后,
面前堆满了关于大同兵变的奏报,
每一份都像是一块沉重的寒冰,
压得他喘不过气。
朝堂上无休止的争吵,
各部衙门互相推诿的扯皮,
让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与烦躁。
难道满朝文武,
竟无一人能为朕分忧,
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吗?
就在他心绪不宁,
几乎要再次发作之时,
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
手捧一份密封的奏匣,
脚步轻捷却又带着几分郑重地走了进来。
“陛下,翰林院修撰苏惟瑾,有密疏呈奏。”
黄锦的声音压得很低,
在寂静的殿宇中却格外清晰。
“苏惟瑾?”
嘉靖帝眉头一挑,
心中那团乱麻似乎被这个名字触动了一下。
真定府那个做事条理分明、
总能出人意料的同龄人。
苏惟瑾!
“快呈上来!”
打开密封的奏匣,取出那份墨迹未干的密疏。
展开一看,字迹工整清峻,条理清晰,
开篇没有多余的客套,直指核心:
“臣翰林院修撰苏惟瑾谨奏:
为大同兵变事,沥陈刍荛之见,伏乞圣鉴。
臣窃以为,今日大同之乱,
表象在士卒悍戾,实根在粮饷积欠、
军官贪墨、体制壅塞。
若只议剿抚,犹如扬汤止沸,或饮鸩止渴。
当行釜底抽薪之策,
分层而治,标本兼图。
臣冒死谨陈三策,
曰立即策、中期策、长远策……”
嘉靖帝的精神瞬间为之一振,
身体不自觉地坐直了,
目光灼灼地看了下去。
立即策:以抚定乱,以银安人心。
苏惟瑾提出,兵变初起,乱兵情绪激亢,
强硬**极易逼其鱼死网破。
当务之急是迅速稳定军心,瓦解其斗志。
1.特遣钦差,携帑先行:
建议皇帝特派一位位高权重、
胆识过人的心腹重臣为钦差,
火速前往大同。
最关键的是,请陛下特旨,
拨发内帑银(皇帝的私房钱)二十万两,
随钦差同行,作为先行补发欠饷之用。
此举意义重大:
一是显示皇帝解决问题的最大诚意和决心,
速度远快于从空虚的国库调拨;
二是内帑银直接出自皇帝,
带有强烈的“皇恩”色彩,易于收拢兵心。
2.宣布赦令,区分首从:
钦差抵达后,立即公开宣布皇帝旨意:
只惩首恶,胁从不问。
承诺只要放下武器,释放巡抚,
安心等待,立即按名册补发所欠饷银。
此举可迅速分化乱兵群体,孤立少数领头者。
3.绕过环节,直发到人:
补发饷银时,必须由钦差带来的户部或兵部专员,
直接按军籍名册,当着众军士的面,
发放到每个士兵手中,
彻底绕过各级军官,
杜绝任何中间克扣的可能!
这一条,直指旧有发放体系的弊病,
是收买人心的关键。
中期策:查根究底,整饬积弊。
局势初步稳定后,绝不能姑息养奸,
必须彻底清算,以儆效尤,并着手局部改革。
1.严惩贪腐,以正视听:
由钦差会同按察使,彻底调查兵变根源,
将那些长期喝兵血、欺压士卒的贪腐军官,
不论官职高低,一律严惩不贷,
该罢黜的罢黜,该下狱的下狱,
甚至可斩首一二罪大恶极者,
以泄士卒之愤,肃军纪。
2.整顿后勤,设立新规:
借此机会,整顿大同镇的粮饷后勤体系。
建议试行“饷银发放联署核销制”,
即饷银发放,需由巡抚(或兵备道)、
镇守总兵、以及士兵代表(可选低级武官或老卒)
三方共同监督、签字画押,
方能生效,并定期公示,增加透明度。
长远策:深究根源,议革旧制。
苏惟瑾笔锋一转,指出大同兵变绝非孤例,
乃是九边乃至全国卫所制积弊的缩影。
他委婉地提出:
“臣斗胆进言,俟大同事平,
伏乞陛下敕令廷臣,
深究边军困窘之根源,
广议军制、饷制革新之良策。
或可于一二边镇先行试点,
如清丈军屯、核实兵额、优化漕运供给等,
徐徐图之,以期长治久安。”
这等于是在为将来更深层次的军事改革埋下伏笔,投石问路。
密疏的最后,苏惟瑾写道:
“此三策,立即策可解燃眉之急,
中期策可固眼前之效,
长远策可图未来之安。
环环相扣,或可破此僵局。
然事涉重大,是否妥当,
伏惟陛下圣裁。
臣才疏学浅,
唯有一颗忠君爱国之心,
敢不竭诚以报?”
嘉靖帝一字一句地读完,
良久没有出声。
殿内只剩下烛火燃烧的轻微噼啪声。<

上一章 目录 停更举报 下一章
小说推荐: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大逃荒!全家齐穿越,手握空间赢麻了! 半生不熟 小领主 还爱他! 反派不想从良 非职业NPC[无限] 病美人和杀猪刀 灵卡学院 迷津蝴蝶 大宋市井人家 少女的野犬 和嫡姐换亲以后 在O与A中反复横跳 开局为神子献上名为“爱”的诅咒 从鱼 吃瓜吃到自己死讯 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 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拆迁村暴富日常[九零] 风月无情道 强者是怎样炼成的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姐姐好凶[七零] 肉骨樊笼 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快穿] 草原牧医[六零] 龙凤猪旅行团
返回顶部